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风起南洋1784>第730章 想当杨过的姚之富

安西州,这个甘肃西北位于敦煌和玉门关的小城镇,从没有像现在这么热闹过,原本不过是有居民三千余的小城,一下子涌来了十几万人。

这十几万人中有被皇帝征发过来的漠南蒙古牧民,有皇帝麾下精锐的禁(近)卫骑兵,当然最多的,是这里人不太看得明白的那些盔甲外总是套着素白衣服的军将。

安西州州衙,叶大皇帝北伐之前,满清政府在这里是建立有流官的,安西州也处于清政府的直接管辖,至少名义上是处于直接管辖之下的。

但满清崩溃以后,叶开把白莲教撵到陕西去了,这样一来,甘肃各地和内陆的关系就彻底断了。

于是没过几年,满清的安西州同知,一个来自凉州府的读书人就带着家人灰溜溜的跑了,这里顿时就陷入了混乱。

先是本地的蒙古贵人管事,后来茴部长老站了上风,再后来大清的铁骑又来了,这里又归大清管辖,不多久,哈密的扎萨克王爷派人来接管了安西州的大权,这才安定了下来。

整个安西州城头不断变幻的大王旗,其实就是这些年整个甘肃乱象的一个缩影。

叶明王朝关上了西北的大门之后,这里就成了爹不亲娘不爱的遗弃之地,兰州、凉州、秦州、庆阳、平凉等府的汉人大族一边结盟自保,一边把族中后人疯了一样的往大明派,往京师应天府哀告的使者年年都有。

而另一边,各个茴部长老和青海等地的蒙古部落势力开始入侵这里,白莲教后边不断跟甘肃、青海的茴部和蒙古部落作战,其实直接原因就是大明在支持,而甘肃一省的贫苦汉儿,也多把白莲教当成依靠,也都入了教。

这是复兴六年的八月十五(1802),今天是中秋节,所以一百五六十万大规模西迁的白莲教众,都开始了欢度中秋。

大鱼大肉的现在还不现实,但每人也领到了三两肉、一两糖、盘子大的月饼一个、瓜子花生一共三两,成年男子还有酒二两。

虽然在后世人看来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对于这个时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特别还是西北这种苦寒之地的汉子来说,那是相当丰盛了。

除了这些东西外,教民们还把自己带来的好东西弄到一起做了些菜,也算是个过节,各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虽然一路西去并不好走,未来会如何更是难测,但在教义的加持,以及去河中分田地当老爷的刺激下,大体还是相当顺利的。

当然一百多万人的迁徙不可能是一窝蜂的走,因为就算可以这样走,那一路的补给也跟不上。

甘肃在这个时代是相当闭塞,资源相当匮乏的,真要一百多万人一起出发,你就是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甚至有可能沿途的水都不够喝的。

所以目前已经到了安西州城的,就是整个白莲教的精华所在,在他们之后,还有二十几万人刚刚过了凉州府城武威,甘州府城张掖也有七八万人在,至于更多的,有些可能刚从陕西的家里出发。

安西州衙中,相对丰盛的宴席正在摆开,确确实实是相对的丰盛,鸡鸭鱼肉倒是齐全,但没有任何的珍馐美味,酒也是本地产的土高粱。

王聪儿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的坐在主桌主位上,周围坐着的,都是这支白莲教的高层,能坐在这里的,最少也是传道将这个档次的高级军官,传道将是白莲教自己的军衔,大约相当于叶明的上校团长。

而能跟王聪儿坐一桌的,则几乎都是白莲教的老兄弟、老教首们,挨着王聪儿最近的,就是白莲教的二号人物,传道大师兄,云城传道使,执黄旗天字教首姚之富。

其余的冷天禄、龚文玉等人都是当初襄阳起义的大传头,东乡聚义的旗主。

但这里还是少一个人,那就是白莲教的第三号人物,布道大师兄,云城布道使,执蓝旗地字号教首李全。

这是因为临出发的时候王聪儿耍了个花招,把李全留下来安排殿后事宜了。

她相信现在李全已经被大明锦衣卫北镇抚司特务处的高手给控制起来了,在分割了李全手下的武力,让他只能依靠王聪儿以后,李全才会被允许西行。

李全被解决后,王聪儿的最大障碍,就剩下了身边的姚之富。

说起来,姚之富和王聪儿还真是一对冤孽,两人十五六岁就相识,只不过那时候王聪儿是嫁入齐府的第四房小妾,姚之富是齐林儿最得力的弟子之一。

当年清秀淡雅的王聪儿把青春时期的姚之富迷的不行,他对这位小师娘产生了不该有的情愫,所以他才会在师傅齐林儿意外身死之后,大力支持王聪儿掌管混元教。

而且历史上这两人还真走到一起去了,历史上给川楚白莲教大起义最大打击的,不是清朝的围剿,而是王聪儿和姚之富的地下情曝光。

王聪儿是齐林儿的遗孀,是圣洁的传教总教师,是姚之富的师娘,两人走到一起之后,襄阳黄旗的信仰轰的一下就崩塌了,加上情况开始不利,教众失去了对混元教的心里依赖后,队伍就逐渐被清朝剿灭。

而在这个时代,由于叶开的容忍和安排,白莲教比历史上发展的好多了,王聪儿真正尝到了权力的美味,不再甘心做一个被姚之富、徐天德、李全等人捧起来的总教师,而是依靠大明的力量成为了真正的教首,接引大圣天使娘娘。

姚之富也从历史上那个只能控制几万人的神棍头子,进化成了一方诸侯,加上理念差别,


状态提示:第730章 想当杨过的姚之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