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下令组建西厂后,雨化田一刻未曾忘,目前找到了不少人选,已开始培养心腹。/p
宫廷内外的消息,皆被太后一党与王瑾等人牢牢把控。/p
亏得雨化田手下有人,这才能提早得到消息。/p
当然,雨化田毕竟是刚刚培养心腹,大多是底层之人。/p
他们现在知道消息的速度,绝对要比太后和王瑾迟了许多时间。/p
赵信闻言,面色微变,顿时想起原着中的这个剧情。/p
怎么忘了这一茬儿!/p
也难怪赵信没有想起来,原着剧情围绕主角展开,而此时的主角尚未出场。/p
这起叛乱在原着中只是一个背景,被作者寥寥几笔带过。/p
可如今他穿成了书中的昏君,却正巧赶上了!/p
楚王第一个起兵,打着“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楚王之后,接下来还有昏君的六个叔伯兄弟加入其中。/p
这七王之乱,并不是一件小事。/p
彼时朝政被外戚崔岑一党把持,只手遮天。/p
宗室子弟,尚需看崔相脸色。/p
莫说宗室,即使是身为九五之尊的昏君,也不过外戚一党的傀儡而已。/p
这种情况下,朝中不满之声日益渐甚。/p
而宗室藩王们,则是看到了一缕曙光,一缕登上那个位子的希望!/p
楚王率先起兵,随之便是其余六王先后效仿。/p
本就逢天灾连年,百姓收成无多,官员又贪腐成风,再加之七王作乱之兵祸……/p
民不聊生,为后来的“反秦”埋下了不可逆的伏笔。/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而这些,赵信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现在的他根本无法左右。/p
但他知道,七王作乱最终会被平息。/p
赵氏藩王在此事后被诛杀大半,余者实力也有一定程度削弱。/p
以至于后来的百姓揭竿而起,群雄起兵反秦,无一藩王出力。/p
赵信现在无力插手这场叛乱。/p
但……/p
是否能在这场动乱中,获取一些利益?/p
不如将刘穆之找来,问问他的意见!/p
赵信吩咐下去,片刻后刘穆之到殿。/p
抱拳躬身,“臣,刘穆之,见过陛下!”/p
赵信起身走到他面前,搭其臂,将其拉于一旁座椅,笑道:“穆之以后见朕无须这些礼数!”/p
“谢陛下!”刘穆之点头。/p
“穆之,这是雨化田。”/p
“见过雨兄。”刘穆之依言作揖,一派温和儒雅。/p
“刘先生,久仰大名!”/p
雨化田抱拳回礼,虽一如既往的冷酷面瘫,但语气中却多了几分尊敬。/p
赵信看二人寒暄,气氛似乎还算融洽。/p
虽然他们彼此皆有所了解,且忠于自己,但赵信自然还是希望他们之间可以和谐相处。/p
如此,日后办事,才更会更加默契和效率。/p
对了!还有一个李存孝。/p
赵信想起李存孝来,侧首看向雨化田,问道:“李存孝在哪?把他也叫来!”/p
刘穆之新召而来,正好让三人认识一番。/p
雨化田出去吩咐人找李存孝,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份文书。/p
“陛下,这是下面人送来的奏报,晋王、齐王、吴王、广义王、仲襄王相继起兵反了!”/p
赵信从他手里接过文书,上下扫了一眼。/p
心境再无波澜。/p
楚王一叛,其他有实力的几个王爷高举反旗,不过时间问题。/p
现在奏报上起兵只有五王,加上楚王,也才六个王爷。/p
还有最后一个没有动静……/p
赵信将文书转给刘穆之。/p
刘穆之看后,说道:“陛下,诸王中,有一人可让崔岑寝食难安!”/p
赵信修指有节奏地轻敲着扶手,“穆之指的是谁?”/p
“齐王。”刘穆之缓缓道,“齐王是太尉南苍的外甥!”/p
太尉,掌天下兵马。/p
自古文武不相容,南苍在朝堂上,亦是一直被崔岑一党排挤。/p
但南苍牢牢握着军权,在军中一手遮天。/p
如今六王打着“勤王”的旗号,清君侧,除奸佞,奸佞说的不就是崔岑么?/p
刘穆之笃定道:“叛军矛头直指崔氏一党,崔岑这次,定会向南苍低头!”/p
听了刘穆之的话,赵信深以为然。/p
目前秦国的局势,太后、崔岑一言定朝堂,可算为文臣集团之首。/p
南苍手握重兵,牢牢掌握着武将集团。/p
因此二人关系,注定是水火不容。/p
掌握东厂的王瑾在这三股势力之中,反倒是最弱一支。/p
目前,朝堂之上,以南苍为首的诸将,在朝中毫无话语权。/p
诸王反叛,给了南苍反击于朝堂一个绝好契机!/p
赵信叹息道:“他们鹬蚌相争,可惜朕却不是那得利渔翁。”/p
原着剧情里,七王之乱最后被镇压,南苍的确让崔岑一党付出了不少代价。/p
可这与皇帝毫无关系……/p
刘穆之劝慰道:“陛下不必如此烦忧,现在我们虽无入局之本,却也并非绝无机会。”/p
赵信闻言,双眼一亮:“穆之有何良策,快与朕讲来!”/p
“南家祖上当年随开国先祖打下秦国江山,南家代代忠臣。/p
可这一代的南苍,只忠于大秦,却并不介意而今君王是何人。/p
若陛下传递善意,且显露出一丝明君潜力,太尉定会助陛下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