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结束以后,二叔一家就打算回县城,可是一家人都很困惑,为啥这次没有喊大姐还有小妹来家里,二妹当然更是来不了,相隔几千里,回来跟本就不现实。这老太太到底怎么想的,她们两家里初家庄这么近,过来热闹热闹,也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到最后初世密还是没有张口问出来。

回去的时候,还是李师傅开接的,刘改和薛爱芳,还有马德也跟着回他们两个送回的家,然后才返回的县城。

初二通过这次宣传,武馆一下招收了很多学生,和裴前也开始忙了起来。老裴最近也突然感觉到,给这些学生传授课程,要有一定的章法章程,不能像当初教初二和裴前一样,人少,怎么教都可以,现在人多了,要像学校上课那样,有计划才不会乱,毕竟每个人学习的进度都不一样。所以这段时间,老裴就开始给他们的武术课制订计划。

袁永安的哥哥袁永平终于也回家了,他在完成家教教学后,接了工资,就马不停蹄的回的家,他太想家了,这个学期他一直担心的是他爸爸的身体,特别是听弟弟说每天咳嗽的厉害,后来知道袁永安告诉他去医院治疗了以后才开始安心的,不过还是没有全部放心。

初一听说袁永平大哥回家了,就三天两头的往他们家里跑,初一喜欢听大哥说他们大学里面的事,也愿意和他聊天。让袁永平没想到的是,爸爸居然在水果销售公司正式上班了,成了正式工,每个月还都有不错的稳定收入。当然他也知道,这是初世民校长一家对他们的帮助。从自己上学的时候开始,那个时候还是初老师,对自己就照顾有佳,后来弟弟和初二又关系处的比较好,现在就像亲兄弟一样,师娘又把爸爸招收到公司,大恩不言谢,将来有一天,自己如果出人头地了,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一家的恩情。

就在初家庄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好的时候,一种社会风气开始蔓延开来。那就是彩礼的问题,很多家庭在满足自给自足的时候,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这些无可厚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对下一代的要求也是如此,所以说那些到了婚配年龄的青年男女,在组建家庭的时候,作为父辈人就希望,多给一些钱财,资助一下新组建的小家庭。当然这个资助一般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男方下的聘礼,现在也叫彩礼。一个就是嫁妆,是女方提供。这些都是双方家庭对新人的帮忙,新人刚刚组建家庭,没有太多的经济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各个方面都很薄弱,对家庭的经营更是没有多少经验,作为父母在婚姻生活上帮助不是太大,这个需要新人通过时间,在柴米油盐中沉淀,可是在经济上的帮助比较直接,也许老辈人都过过比较清贫的生活,对钱财的重要性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大家开始在彩礼,和嫁妆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这个初衷是好的,都是为了想着新人在婚后过的不是那么的捉襟见肘。当然这个一般都是从男方的彩礼开始的,毕竟婚姻这个是以男方为主导的,女孩要嫁过来生活。一开始男方基本上都是主动提高彩礼,毕竟男方主动以后,女方自然也不会差多少,自己在嫁妆上也开始有所提升,所以说过去人都讲究门当户对,你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找什么样的家庭,谁也不攀高谁,这样一对新人之间是相对平等的,婚后的生活也很容易磨合。那个时候,女方的嫁妆包括的很多,比如说家里用的家具,家电,金银首饰,衣服,床上用品。在那个年代,结婚的那天女方都大车小车的拉上几车,跟着新人一起进入男方家里。男方家庭主要是提供家庭住的地方,还有一些软实力,比如说家里的口碑,还有家庭在当地的生存环境,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口碑很重要,如果人情世故,老一辈人做的不好,家里就算在有钱,很多人也都看不上。

于是乎,很多家庭开始提高了这些费用,彩礼和嫁妆开始水涨船高,不断提升。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奔着这个目地去的,好多男方家庭为了得到更多的嫁妆,就开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提高彩礼,开始出现了借款也要风光的给孩子结婚。结婚前,女方也不知道,婚后小两口自己还要还债。经过一些年的演变,好多女方开始变得精明起来,他们担心结婚的时候男方这种操作,就开始在嫁妆上做了保留。当然前期还算好的,保留的部分不多,并且保留的那个部分最终还会给女儿带回来。可是后来就发生了变化,一些家庭就开始截流,这部分就不在给女儿带回来,在后来,就演变成一些家庭,直接就把彩礼给大幅度缩水,有的甚至就没有了嫁妆一说,还有很多人做的更夸张,直接把彩礼给扣下来,作为自己的财产。

不合理的竞争,和人性的贪婪,把原本的一件好事,慢慢演变成了相互攀比,勾心斗角。

时至今日,所谓的彩礼,还有嫁妆已经失去了原来该有的功能,现在房子,车子,家里用的,基本上都要要求男方全部承担,还要支付大量的彩礼。在广大的农村,大家就开始面临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就是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家庭,就结不起婚。为了结婚,基本上就掏空了老一辈人一生的积蓄,和人们当初的初心基本就是背道而驰。原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人,组建家庭后,面临的就是不停的还债,这种生活状况,还


状态提示:彩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