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门当户对

不过,名声上的变好,多少也让他抵消了一些负罪感。商人就应该纯粹些,只要客户觉得划算,你管它挣一半还是挣一大半?

草原上的烈酒是好东西,拍卖场的珍宝是好东西,如今又多了皮包、披肩、披风,都是用亲率清缴野兽带回来的皮毛制作的。

照例把好东西送给老娘和未来老婆一份后,女子拍卖会又一次召开。上一次体验了花花花乐趣的长安主妇,到底还是没忍住,好多人都抱着“看看就好”的心态,不顾夫君的禁足令,又去了....

“卧病在床”期间,老房来了,老杜来了,都送上了丰厚的礼物,长孙无忌说了一番没有营养的话,大意就是没事儿别往这些事儿里面掺和。

“大病初愈”的戴胄,也带着张蕴古的大儿子一起来拜访,礼物很丰盛,礼节很周到。而听到消息从外地赶回来的魏征,**都要笑开花了。

当工具人就是这样的,在装病七天之后,李承乾才出屋。

明德门左右的演武场还在,几天不练习,容易把养成的习惯浪费掉,所以李承乾又恢复了自己的训练。

“老张,门口是怎么回事儿?”

射箭的时候看到了东宫门口的情况,外面有好多的人,看起来闹哄哄的,甚至还有很多的百姓。要知道东宫门前是横街,再往南是左春坊、家令寺等地,也是在皇城的范围里。寻常百姓,怎么可能进来?

张赟皱着眉头说:“这些人给事中放进来的,都是之前被轻刑重判风波牵连到的人,说是要好好看看东宫,还希望能看到您,都是些寻常百姓,实在是没必要搭理他们。”

“啧啧,老张啊,这话你在父皇面前说一句试试,大耳刮子就该赏给你了,寻常百姓怎么了?要是没有这些寻常百姓,皇帝给谁当皇帝?太子给谁当太子?下次注意点,有这样的事情早点通知我。”

说完,讲箭矢射在靶心上,李承乾就拿着弓走向重明门。

重明门算是东宫的正门,一般情况下跟民间的礼仪一样,只有他本人,或者帝后太上皇能够走,往来的仆役、大臣等,都要走广远门或者永春门。

一个带着一身臭汗,手里拿着弓的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和雍容华贵联系到一起。

人才出现在门前,百姓们就跪倒在地,不停的磕头。

无奈之下,李承乾只能让门口的侍卫将他们都扶起来。

清清嗓子,李承乾认真道:“诸位乡亲,为你们仗义执言,是孤分内之事,切莫觉得你们欠孤的。你们遵守朝廷的规章制度,上缴赋税,就是大唐的子民,只要是大唐的子民,就会受到朝廷的保护。这次的事情,确实是皇家做错了,可是如今父皇已经下了罪己诏,还诏付有司重订律条,凡死刑犯,必须五重奏,方可执行。

咱们大唐不是不让百姓说话,也不会限制百姓说话。正相反,你们的呼声,才是朝廷需要密切注意的。要是朝廷真的做了什么让你们难受的事情,大可以直接来宫城门口叫骂,孤保证,只要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朝廷不止会立刻改正,你们还有赏赐可以拿....”

李承乾的一番话,说得这些百姓兴奋不已,也不知道他们听进去了没有。

如今东宫也见到了,太子也见到了,甚至还磕头还礼了,这些百姓也就心满意足的离去。

看着喜气洋洋离开的百姓们,张赟皱眉道:“殿下,您说真的?要是有百姓真的到宫城门口叫骂,还要给赏赐?”

终于让东宫门口清净了,李承乾边往回走边说:“你以为孤是在说笑?国家立法的根本还是为了管束百姓,造福百姓,真正的受益人,就是他们,要是一道律法、政令的推出,实际上却没有效果,甚至起到了反效果,你觉得如何?所以啊,真正该决定它们适不适合施行的,还是百姓,只有百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反馈。”

“这话说的不错,颇有几分为人君主的气魄。”

听到这个声音,李承乾没缘由的打了一个冷战,僵硬的回过头,才发现是皇帝老爹到了东宫,还一路尾随着。不用说,刚刚那一段话全都被听进去了。

皇帝的肩头缝着一小块麻布,估计是刚从张蕴古家回来。能够让皇帝缝一小块麻布祭奠,估计张蕴古泉下有灵,也觉得自己死的值了。

“看什么看,错了就要承认错误,哪怕对方是个寻常的官员,也是如此。继续说,朕刚才觉得你说的那些东西很有道理,给了朕很多启发。”

边说着,李世民很自然的走到了李承乾的前面,看样子是准备边说边走。

李承乾跟在后面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才说:“其实儿臣也是听李师讲的话,才从中悟出这个道理的。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百姓对于国家来说,就像是基石一般,根基毁了,国家也就完蛋了。善待百姓,才是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秦始皇也就是死了,否则如果他得知自己的帝国是自两个农夫揭竿而起,而毁灭,估计会再气死。没有百姓参与其中的起事,那不叫起事,而是叛变。”

点了点头,李世民赞叹道:“你说的没错,真正具有改朝换代能力的,还是百姓。所以啊,只有善待百姓,才能让国朝长治久安。朕最近也参悟了一些道理,如果说君王是船的话,百姓就是水,没有听说不用水就能走动的船。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啊,掌舵的人就需要熟知水性才行。”

出现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七章 门当户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