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孤才不要做太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常寺乐童
是勋贵世家,很容易就会催生权贵家族的出现。就像外戚专权,不停的把族中人手插到朝堂中一样,勋贵举荐也是如此。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的原因上下手。寒门缺少识字的人,那么教就是了。贞观学院如今收录学生近两千人,平民学子就占到了一千五百多。如果从这些人中通过考核筛选出一些人才,那么不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说句不敬的话,我朝虽然开了科举,可是跟没开,几乎没什么区别。国子监、弘文馆,选取的学生都是官员子弟,甚至是勋贵子弟。科举考试,州府选拔上来的,都是地方大族的精英。如此一来,开了科举和没开科举,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李承乾最诟病的地方了,不管是后世还是大唐,都是一个样子,好多时候明面上说有多少个名额,让好多人趋之若鹜,可是最终结果出来才会发现,努力,好像没有什么用。

魏征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太子觉得,举荐,该不该废除?”

“废不废除都一样,只要把家族的庇护去掉,能者升迁,弱者辞官就好。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管他是不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勋贵群体的特权,是他们用功勋换来的,只能限制,却不能剥掉。”

听到这句话,魏征顿时笑了。太子所言,也是他们一干大臣讨论出来的结果。

皇帝还希望他们几个能够让太子长长见识,快速的熟悉政务,现在看来,其实很没有必要。太子看事情看得很透彻,用不找人教导。至于经验,总是要吃两次亏,才能换来记性。

“陛下的命令,老夫算是做到了。马上就要过年,老夫也该回家,准备准备年货了。”

说完,魏征就站了起来。

“魏公要走,不如顺带给家里带些肉食,也免得自己去购买了。东宫有自己的养殖场,自产自用,花费不了多少钱。”

虽然这么说,但魏征还是拒绝了。

起身把魏征送到门外,直到老家伙离开,房门关上后,李承乾才攥拳挥了一下。

朝廷的视线转移到学院上就好,虽说学院当初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启民智,可是学子们毕业后,还是回土地里刨食吃,也就难看了。

要打击老世家、限制新世家,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平民百姓中选取官员,虽说还是会有一部分不谙世事的被世家招揽,可最终,还是能起到本来的作用。

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在他需要的时候送上能用的东西,他才不会视而不见。

李承乾在书房暗自高兴的时候,走了几家屠户的魏征,却在发愁。

临近年关,货物的价格不降反增,想要买点儿肉炖着吃,都得货比三家。

堂堂国公混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凄惨了。但是魏征全然不在乎,想起今天太子说的那一番话,他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皇帝虽然得位不正,但是他登基以后的所作所为,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名字。边境没有战火,内部没有纷争,被隋末征战搞得千疮百孔的中原大地,总能慢慢让伤口愈合。盛世,可期。如今太子聪慧到了这个程度,最重要的是心思也在百姓身上,盛世的延续,也可期了。

穷困一点又如何?被百官畏惧,被帝王厌恶又如何?只要于百姓有利,于社稷有利,魏征才不会在意这个。

面无表情的从第三家店走出来,谢绝了店家“免费送到郑国公府”的想法,叹了一口气,只能往第四家走去。现在的魏征,已经有点后悔拒绝太子送的东西了。

一整头牛的牛肉,东宫还消化不了,作为后世燕窝一般的存在,宫女宦官根本都不敢吃。

李泰来信了,空口白牙的要走了一大块,李恪来信了,也要走了一大块。

现在李承乾有点后悔跟他们说什么“说真话”了,放开了地位的差距,这俩人有点往贱人方向发展的趋势。

皇宫不能不送,只是肉才送过去,呵斥的旨意就下达算是怎么回事儿?

剩下来一整条牛后腿的肉,就全是东宫自己的了。

不理会方胜的推辞,李承乾还是命令所有东宫的宫女宦官都吃牛肉馅的饺子。东宫,还是太子说了算,所以宫女宦官们只能接受。

“我现在才发现,你这个太子做的很失败,东宫的仆人,你好像从来没有处罚过谁。那个打坏了你杯子的老宦官,你不过是罚他一天不许吃饭,这算什么处罚?”

李承乾在书房看情报的时候,同样在书房里逗弄黑炭头的阿史那雪终究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我们西突厥,下位者做错事是必定有处罚的。”

烦躁了看了她一眼,才说:“我对这种事情的理解跟你们不一样,上位者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鞭子抽出来的。上位者怜悯下位者,这就已经体现出了差距,至于非得处罚什么的?你别看我很少处罚东宫的下属,你信不信,他们才是最忠心的。”

阿史那雪嗤笑,却不再多说什么了。在她看来,没有重罚就能收获忠心,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也不理会阿史那雪,开始认真读起暗卫的情报来。

暗卫收集的情报很多,也很杂,更多的其实只是当报纸看,但是,谁又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重要的东西?

比如这一条,执矢思力从通济坊搬到了宣阳坊。看起来只是搬家,但是却表示着执矢思力彻底的从一个“降将”的身份,成了大唐重要的将领之一。十月的时候,皇帝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常寺乐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