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哪怕到了四十岁仍旧风韵犹存,还能栓住炀帝的心。虽然好奇,但李承乾没兴趣去看一个老太婆,所以直接进了隔壁的帐篷。

对于杨政道,李承乾还是很好奇的。

一个溥仪式的人物,也不知道他现在的心情如何。

营帐里只有两个士兵和一个消瘦的中年人。

草原的生活,中原人就算适应了,也很难变得跟突厥人一个模样。

从他消瘦的身形来看,他在突厥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

想想也是,武德三年的时候,东突厥可汗还是处罗。他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东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也就是后隋。

杨政道设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居住在隋朝时的定襄郡,拥有部众一万多人。看似挺风光的,可是跟满洲政权一个模样,都是傀儡。虽然处罗言辞凿凿的说要南下攻取并州,送给杨政道,好报答隋朝帮助他们的恩情。可是谁知道这家伙是抱着侵占一块地,还是抱着加入中原大战的想法?

见一个携带宦官的小子看着自己面带笑意,杨政道就知道了这位的身份。

起身行礼,礼仪很平常,就是平辈见面打招呼的那种。

“杨政道,见过大唐太子殿下。”

张赟刚要发怒,却被李承乾阻止了。

回了一礼,李承乾笑道:“看样子杨兄还觉得自己是隋朝的皇帝啊,怎么,在突厥生活的这段时间,还没有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杨政道冷笑道:“后隋虽小,可也是一国。我贵为后隋的帝王,如今你这反贼的儿子,也要羞辱我吗?”

反贼,自然说的是李世民了。

张赟的手不停的变换着形状,如果不是太子有令,他绝对要好好收拾收拾这个狂妄的家伙。

李承乾走到一边,坐在椅子上,很随意的翘起二郎腿说:“反贼之说,恐怕你还安不到我父皇的脑袋上。当时天下粥粥,十八路反王尽皆起兵,就可见你隋朝确实算得上是众叛亲离。我不想评价炀帝这个人,那是史学家的事儿,我只想说说东突厥。

杨政道,你以为处罗对你很好,帮着你聚了一万多人,还把你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可是在我看来,他分明是拿你当奴隶头头。身在草原的汉民,日子能好过到哪里?就算被你管理,可是那些突厥人还是能随便把他们当成是劳力,打骂都是小事儿,砍死都算不上大事。

你觉得你这一万人很多?要知道自处罗以后,草原多次寇边,劫掠走的汉民不下十万。可这些人现在都到哪儿去了?六路大军穷搜草原,也不过聚集了一万多人。另外的人去哪儿了?你不关心吧,你只关心你的皇帝位置,你只关心能不能讨得处罗,后来是颉利的欢心。

你信不信,在百姓们眼中,谁当皇帝都跟他们没关系。在汉民俘虏的眼中,也是一样。他们日思夜盼的就是中原能够把他们救回去,无关乎隋唐。可结果呢?我大唐全力储备,希望能够救回汉民,一雪前耻。可你在草原,却还做着自己的皇帝美梦。

醒醒吧混蛋,不信的话你去俘虏营看一看,看看他们有多么的凄惨。试一试,看你表露身份后,那些人会不会把你撕成碎片!”

说完,李承乾直接起身,也不给杨政道狡辩的机会,就带着张赟离开了。

如果不是一个汉民老汉哭诉在草原的苦楚,如果不是一个妇女听说会回家后立刻自杀,生怕惹得夫家声誉受损,李承乾才不会特意来踩杨政道这一脚。

世界上的烂泥多了,捡一个稠一点的踩不行?非得踩这坨稀屎一样的家伙?

路过义成的营帐,那个老侍女张了张嘴,似乎有话想说。

李承乾站定身体,等着她提出要求。

“太子殿下,公主说想吃点青菜。奴婢知道大军中找青菜很难,可是....”

李承乾什么都没说,把一个宦官留下,让他给义成安排一份有菜的饭食。

青菜有点难,中原能够送到草原的,只有干白菜。不过,这东西,应该也能让义成回忆起中原的点点滴滴吧。

同为杨氏族人,义成要比杨政道像样子的多。至少,站在杨氏公主的立场上,他为炀帝报了仇,借着突厥的力量,逼迫窦建德,要走了宇文化及的人头,还把嫂子和弟弟弄到了突厥。

而如今她伤重,不管是萧皇后还是杨政道,竟然连看望这种表面功夫都没有,让人忍不住为她悲哀。

李承乾走后,杨政道果然去汉民的营地看了看,其间的惨状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当他表露身份后,迎接他的不是跪拜,而是一碗碗的稀粥。这些人,宁可这顿饭不吃,也要洒他一头一脸。

心灰意冷之下,杨政道只能回到营帐,不再出来。

大军的出动没有那么简单,如今伤兵营的伤兵,伤势严重的已经过了危险期,剩下的就是安心的休养。如果现在开始往回走,颠簸的路程对他们的伤势不利。只有等所有人伤势彻底稳定后,大军才能正式开拔回国。

军队在李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回撤,征战已经结束,现在需要等朝廷派来安抚草原部族的文臣,和下一批次的武将。在这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哪怕是战后的安抚,也得握着刀把子才行!

二月结束的战斗,当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了。

长安这座城


状态提示:第200章大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