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开国两三百年,强盛了近两百年,未曾被外敌侵入过。

结果到了他手上,天灾**不断不说,还接连被入侵两次,并且连国都都被包围。

上次好歹还没有彻底围城,并且在他求和之后敌军就撤了,只不过是赔了些银子。

但这次,魏帝迟迟不给回复,很明显,他就是要攻城,要攻下楚国,不接受自己的认输。

自己能如何?

只能一边让将士们死守城门,一边试图说服十大家族,希望他们带头出力,举国上下联手,挡住敌军的虎狼之师。

为此,他提前下旨将大楚的嫡长公主下嫁于大楚第一世家杨家的少族长杨怀,希望杨家带头,替他说服众世家。

让他们帮忙出力守城。

最后杨家接受了婚事,也确实有出力帮忙说服众其他人。

但那所谓的说服,在明眼人看来,便是糊弄皇室的,包括林宏自己。

杨家这典型的就是阳奉阴违。

嫡长公主照样娶,在说服世家一事上却是做做表面功夫。

而他们象征性出的五十万两银子,以及拍出的那些能力者对于庞大的魏军而言,更是杯水车薪。

自己最宠爱的公主下嫁,换来的却是如此薄薄的‘聘礼’,更是让林宏恨死了杨家,却又对他们无能为力。

只恨世家太过庞大,分散了他的皇权呐。

这些世家大族简直就是大楚繁盛的绊脚石。

可惜,当初他们林家的老祖宗,大楚的开国皇帝楚高祖都没能扳倒他们,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这般的祸患。

他自问不敢匹敌高祖皇帝,更是没有办法铲除这些祸患。

其实,当他继位时,他们林楚皇朝便已不复过去那般强盛。

本就接了个烂摊子,纵使他有天大的能力,也是无力回天。

而这场攻城战,大楚还有一个因为战略失误而出现的劣势。

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劣势。

那便是城内兵力不足。

且说楚魏两国这场空前浩大的战争,初始时,魏军九十万,楚军一百三十万,再加上两边的能力者,总共出动两百五十几万人。

而随着战争逐渐进入胶着状态,两边都开始不断增兵。

一路打一路消耗,打了近二十个月。

打到魏国南北两军会和时,双方还有二百三十余万人。

那牺牲了多少?二十万?

不,整整两百六十多万。

其中大楚就占了两百多万。

楚国哪来这么多将士?

多数当然都是新招的兵丁。

如今正值大楚旱灾严重,粮食短缺,许多灾民为了温饱,为了活下去,在朝廷几乎是强行征丁时投军去了。

哪怕在这样的情况下投军几乎是九死一生,也好过忍饥挨饿而死。

要知道,这几年饿死的百姓都不知道战死的几倍了。

至少,打仗时,还有口饭吃,有件衣穿。

剩下两百三十余万人,经过这段时间的攻守战,又只剩下了一百七十多万人。

短短十多天,伤亡近六十万啊!

而这六十万的伤亡中,死伤的比例也严重不协调。

轻伤者基本都被治好重新送上战场了,因此,伤者皆是重伤,且占比不大,大部分都是直接战死沙场。

在攻守战期间,两边的战势又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导致在即将靠近都城时,楚军一直被魏军盯着,甚至是日夜不停地盯梢,让他们根本无法入城为将来的守城做准备。

那城门可不是那么容易开的,只要他们入城,有魏国那庞大的能力者大军在,他们别想拦住魏军。

且,自家军队也是要么大军进入,要么一个都别想进。

只进一部分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不是把剩下那部分丢在外面被压着打吗?

自己分散兵力,无疑是愚蠢的行为。

也因此,楚军也被彻底拦在了城外。

导致城内无兵可增,只有不到十万的御林军。

城外呢?

两方一共一百七十万人开始了最后的、也是最为艰难的较量——实打实的攻城战。

虽然楚军比魏军还是多了近五六万人,但双方的实力却比之前拉得更大了。

因为魏军剩下的多为精锐,而楚军的精锐却是不多,尤其是林邦所率领的四十几万大军,精锐也被他消耗了大半。

这样的差距,只有城内不到十万御林军相助,楚军还有可能挡住魏国的精锐之师?

挡不住啊!

即使楚都被称为古往今来第一城。

尽管楚都有十几二十多米高的厚重高大的城墙为它筑起的强大堡垒。

在有能力者大军参战的情况下,这似乎都不是事儿。

这场日夜不停的攻城战,足足打了三天。

期间,不断有魏人攻上城墙,又被楚军打下来。

这样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在这气势恢宏、举世无双的楚都城上上演着。

直到城外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直到城上的楚军挡不住魏人的脚步,直到城外的楚国能力者被魏国能力者阻挡在外,援助不及,魏军成功攻上了城楼。

号角不停,战斗不止,厮杀继续。

终于,在楚军的绝望中,城门失守,魏军破城而入,城外的楚军追入阻挡。

厮杀的重心从城外到转移到城内。

魏军在城内肆意烧杀抢掠,楚军拼命追逐,百姓在拼命奔逃。

而十大家族的人在看戏,宫城内的人在焦急。

百样人百样事。


状态提示:第637章 沦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