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端定下“中华”作为国号,宗元饶有些不满意却不准备再争辩,但黄法氍就有些忍不住了。
“大将军,以‘中华’为国号是真的不妥!”
“且不说单字双字尊贵与否的问题,历朝历代,都以‘中华’为通称,但却都不以其为国号,举个例子……”说到这儿,黄法氍顿了一顿,竖起了一个指头。
“一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人,但他不能以‘人’字来作为自己的名字。”
这个比喻有点不伦不类,但韩端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中华”是中国各个朝代一直沿用的称号,无论哪个朝代,国人都以“中华”自称。
而国号就好比一个人的名字,有区分新旧政权的作用,用一直沿用的“中华”二字来作为国号,不但不妥,而且还会贻笑大方。
想通了此节,韩端又有些犯难,到底要以何字来为国号?
“国号关乎国祚国运,既要佳美,又要符合王朝国号纪元之旧例,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以老臣之见,还是要请诸学士以及太学、国子、撰史诸博士共议,方为上策。”
国号要商榷,年号要决定,后面还有一大摊子事情等着处理,韩端有些急切地向三人道:“人太多反而容易产生分歧,卿等可为我荐几位饱学之士,我这就命人去将他们请来共议此事!”
宗元饶沉吟片刻,道:“吴郡顾野王、北地傅縡皆为撰史学士,此二人博览史籍,通晓孤虚,可与共议。”
顾、傅二人皆是两朝老臣,在朝中清望甚著,特别是顾野王自幼聪慧,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他的名声就连韩端也是早有耳闻。
韩端命人将这两个名字记了下来。
黄法氍道:“我也有两人相荐,一是宣明殿学士、通直散骑常侍,吴兴人姚察姚伯审,二是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阳翟人褚玠褚温理。”
“此二人皆是才华横溢之辈,大将军可与其共同商榷。”
贺朗也荐了济阳江总和义兴陈暄,这两人韩端也有些印象,似乎是经常陪后主陈叔宝一同在宫中陪侍游宴的文士,被后世之人称为狎客,颇为不屑。
不过韩端只是想请他们来起个国号,其它的暂时可以不用去管。
最后,宗元饶又郑重向韩端推荐了国子祭酒、豫州大中正,汝南周弘正。
周弘正之名远比顾野王响亮,他精通老、庄,熟知玄象,不到二十岁就能在太学里主讲《周易》,并出任梁朝太学博士,虽硕学名僧,也要向他请教质疑。
从梁元帝到陈宣帝的数代帝王,都对他尊重有加。
“周公德高望重,艺业通备,乃国老民宗,大将军若能请得周公共商国号,于公于私皆大有裨益。”
韩端正色道:“既是德高望重的国老宗师,我自当亲至府上拜访,只是贸然前往,是否太唐突了些?”
“周公谦和有礼,大将军若亲自上门拜访,他又怎会怪罪?”
宗元饶道:“不过周公年岁已高,不宜劳累,大将军可召其余诸学士先择佳号,筛选出来之后再去请他老人家一同斟酌。”
请诸学士来商榷国号之事,顾野王等人并不抗拒,而且还非常配合。
对南朝官吏百姓来说,改朝换代是常有之事,而且陈国建国时间也才十余年,根本没有人会为它尽忠守节。
值此革故鼎新之际,凡是头脑清醒的人,想的都是如何在新朝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逆势而为,故作清高。
所以,这些被邀的学士博士们来到太极东堂之后,很快就开始引经据典地争议起来。
“大将军起于吴地,自当以吴为国号。”
“大将军只是生于吴地,但却起于广陵,广陵古属邗(音寒)国,可以‘邗’为国号!”
“邗?寓意不佳,还不如直接用大将军之姓‘韩’字更好。”
“韩国?辰韩,弁韩,马韩,都是东夷用过之国号,岂可用于我堂堂中央之国?”
“韩姓出自晋国,是否可以晋为号?”
“《尔雅》《毛诗》皆曰:‘景者,大也,明也。《朱传》曰:大道也’,以景为号,甚佳!”
诸学士提议商榷,用了两三个时辰,方才择出了吴、楚、晋、韩、淮、安、昌、庆、康、景、兴、隆等十余个可供选择的国号。
然而,当韩端拿着这十多个学士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字见到周弘正时,却被他一下就全部否决。
“朝代兴衰更替,便如五行五德,始秦得水德,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故而土克水而汉代秦。”
“梁为木德,陈取萧梁而代之,是为金,新朝若起国号,必为火德!”
周弘正蹙眉掐指,半晌之后,方才大睁双眼,扬着两道白眉凝色道:“有诗云:一丁禀火德,三合固皇基。大将军真乃天命之人!”
韩端心下有些惊讶,但脸上却显出一缕喜色问道:“周公之意,是天下有望一统?”
周弘正微微颌首,然后又叹息道:“只怕我是看不到了。”
韩端连忙道:“周公精神矍铄,定能得期颐之寿!”
“呵呵……”周弘正轻轻摇头微笑道:“余生虽未过足,但也知不能至杖朝之年。”
“好了,大将军今日不是来问国号的吗?我为你择上几字,你从其中选一个即可。”
韩端连忙躬身作揖:“小子多谢周公!”
周弘正闭上双眼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