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言情总裁>我叫欧楚良>第三百零九章 门将和门闩

望着队友再次从左边路打出的进攻,欧楚良落地后缓缓后退。

退了九步后,欧楚良突然感觉到自己踩到了什么东西,一瞬间停在原地。

实际上,他只是踩到了另一种颜色。

顿了一下后,欧楚良又朝前迈了一步。

望着欧楚良的这一番操作,场边的守门员教练埃尔伯得意地对旁人炫耀:“看到了吗?我从没去鞭策过欧,他是一个勤奋的球员。”

“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总能够随时进行自我批评,并且总是希望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我认为意大利其它守门员都不具备这一点!”

同意签约来到意甲,欧楚良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坐板凳数年的准备,毕竟自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

来到那不勒斯后,虽然那不勒斯成绩一落千丈,但是意大利足球水平的整体发展,是国内远远追不上的。

欧楚良在这里学到很多,是自己以前在中国、在巴西根本接触不到,也没有教练会和自己说的知识。

例如守门员如何选择出击时机。

这个话题在国内,教练基本会告诉你,根据你自己的身高和弹跳,以及当时面前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自行判断。

乍听上去好像很对,实际上这套说辞对任意一种类型守门员都行得通,这样的教导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守门员最后是否出击犀利和判断准确,大多都是基于自身的天赋。

但在意甲,欧楚良发现自己和同行之间的第一个不同就是,自己的站位太靠后了。

虽然偶尔也有出击出小禁区,大禁区解围的情况,但是从平时的选择的站位来看,自己和朱塞佩、拉斐尔、费迪南多、莫雷拉这些同行相比,着实有些靠后。

在这里,守门员教练埃尔伯不断告诫欧楚良,扩大自己的防守范围,要从站位开始。

门将最好是在对手六次质量一般的传中球时出击并且全部击到,而不是十次传中全部出击却有两脚质量高的传中球没有碰到。

在埃尔伯的教导下,每次对手得球,开始在那不勒斯半场策动进攻时,欧楚良往往离球门有七米多远。

而他在国内和巴西的时候都是站在小禁区里面的。

虽然只是向前推进了两米,但对欧楚良来说,这一改变不可仅仅是一次通向未知领域的冒险。

对一个门将来说,最重要的是有安全感。

现在,欧楚良来到一个自己从前没有出现过的区域,放弃了很多年来养成的安全感,只为了朝“未知”和“先进”迈近一步。

刚开始的时候,欧楚良很不习惯这种站位。他之前很清楚自己距离球门有多远,自己站在球门守门位置。现在却要重新计算,重新估量,重新储存。以致于欧楚良总是下意识地回到过去相对保守的位置上,然后每一次又鼓励自己朝前多迈一步。

欧楚良知道,随着现代足球的高速发展,自己的站位说不定还要继续朝前。自己脑子里虽然有很多年的守门经验,但这些经验绝不能在自己寻求改变时成为累赘,否则自己就会像链式防守一样被时代淘汰。

没错,那不勒斯今天所用的链式防守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不是其它国家这样想想,而是把链式防守发扬光大的意大利人就是这么干的。

有人说,链式防守最后的辉煌是米兰的萨基王朝,实际上这样的认知是混乱的。

有这样认识的原因是因为意甲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正处于大米萨基足球和传说中的链式防守做混乱的认识的现象。

实际上,链式防守是“自由人”加“人盯人”,而萨基则是破除这一意大利足球传统的破冰者,开创了足球对于空间,区域压迫的现代化诠释,是给链式防守盖棺的人物。

所以今天那不勒斯再次拿出链式防守在应付米兰时,卡佩罗才这样惊讶。

“那请问教练,何为‘门闩’?”米兰的一个实习小助教跟在卡佩罗身旁,听到他口中这个陌生的词汇后,忍不住提问道。

卡佩罗瞟了一眼米兰的后场,左后卫马尔蒂尼在收拢到禁区内后,发挥依旧是那样稳健。

他虽然是个后卫,但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一丝不苟。他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失误,像冒顶、漏顶这样的事,他不允许在自己身上发生。

在又一次地把那不勒斯的反击化解,卡佩罗这才长出一口气,轻声解释起来。

从30年代拉潘改革瑞士开始,链式防守就多出一个其它阵型没有的特点。

就像当年的235主流阵型,拉潘通过两个前卫回撤到两个后卫左右;两个中卫互相协防,其中一个拖后协防;中场少一个人情况下,干脆整体回缩,让出中场来巩固防线。

最后形成的阵型有些像433,更直观一些的话就是1333。但和现代的433不同,那个时候的边锋是不回防的。所以这样的布阵会导致中前卫一个对付对方两个人,这也是这个阵型需要整体回缩的缘由。

这套解决方案,就被人称为“门闩”。

阵型最直观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拖后后卫,这个位置后来也被称为清道夫,最后在意大利发展成为“自由人”。

基本上,这属于弱队对付强队的一种不入流的、不要脸的、不会被称颂学习和发扬的“方法”。

40年代,苏联足球也已爱动脑子出名。为了对付莫斯科迪纳摩这样的超级强队,一个练体操转行过来的教练想出了一个“办法”。

基于阵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九章 门将和门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