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明天子>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

第八十章其次伐交

杨溥看出了朱祁镇的心动,说道:“陛下,即便陛下倾天下之力,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不过,一部衰而一部兴而已。”

“今日去瓦刺,来日草原上会是谁?”

“太宗皇帝耗尽国力,也不过得二三十年太平,即便而今国力未必比得上太宗之时。”

“以臣之见,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

“陛下一心伐兵,岂不是舍其上,取其下。”

朱祁镇心中一动,他反思自己这些年所为。觉得有一点自己忽视了。

战争从来是政治的延续,用战争解决政治问题未必不可以,但是却真不能算是上策。他细细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灭掉瓦刺。

就是解放朝廷的兵力与精力,如果边境线距离首都不过数百里的情况之下,大明朝廷的战略方向就被锁死了。

不要想其他方面的扩张了。

所以打败瓦刺并不是目的所在。比打败瓦刺更重要的事情,乃是建立起草原上的统治。

这个问题,他想还不够深。

当然了,朱祁镇对瓦刺是铁了心要打了,故而觉得杨溥所言有些是对的。也不会改变心意,他请教道:“以先生之见,当如何?”

杨溥说道:“朝廷多用鞑官,有很多乃是东蒙古各部人马,势穷来投,朝廷养之,颇费财力,不如给阿鲁台之子,令在边墙之外重起部落。朝廷与之互市,令其为朝廷牧马。”

“瓦刺自然不会愿意的。如此朝廷就可以支持两强相争。坐享渔翁之利。”

朱祁镇听了之后,心中难免有些失望。

果然在军事上,三杨之中,只有杨荣是最精通的。

如果是杨荣在,他决计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杨溥的思路对不对。

是对的。

杨溥的这个思路,就类似于代理人战争。但问题是,他忽略了体量问题,阿鲁台之子,如果不是山穷水尽,也不至于来投奔朝廷。

他现在有几个人,朱祁镇不用想,他如果还有二百骑就算多了。

如果朝廷支持阿鲁台之子强大到,可以在草原立足,并足以对抗瓦刺的地步,非支援最少万余骑兵,还有很多粮食武器。

有这一笔开支,朝廷自己去打不行吗?

大概唯一的好处是,对阿鲁台之子的支持,是阶段性的,并会一直支持,等阿鲁台之子能对抗瓦刺,朝廷就不用管了。

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之下。到底是什么人让杨溥觉得,阿鲁台打不过瓦刺,阿鲁台的儿子就能够对抗也先了。

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杨溥比杨士奇与杨荣年轻几岁,发迹又比较晚,没有经历过太宗北伐诸役。

阿鲁台之子可以用,但不是这样用,扶植阿鲁台之子一切前提是打败瓦刺,从瓦刺部众之中划分给阿鲁台一部。而不是朝廷花钱养他们。

朱祁镇想了想,岔开话题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先生所言极是,瓦刺先斩哈密,再破奴儿干,消除朝廷边墙之外的藩篱。”

“朝廷不能不有所回应,朕似乎记得亦力把里有使臣到京师。朕想派人出使亦力把里,如果能将亦力把里为朝廷所用,则让瓦刺锋芒在背。”

“就如汉结交大月氏。先生以为如何?”

这个想法,朱祁镇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只是感觉希望渺茫,才一直没有做。

亦力把里其实就是察合台汗国,不过朝廷翻译以察合台汗国首都的译名来称呼而已。

察合台汗国已经分裂,东察合台汗国臣服于瓦刺。而西察合台汗国已经西迁,大部分已经在后世中国疆域之外。

而亦力把里就是后世的伊宁市,也就是伊犁。

但是而今,朱祁镇感到了瓦刺咄咄逼人的压力。朱祁镇想想觉得虽然没有用,但是即便是没有用,也不是浪费一个使臣而已。

瓦刺对大明看似狂妄,但实际上却小心翼翼。一点点将大明的藩篱拆掉,再图后举

而朱祁镇也打消轻视的想法,汉武帝为了结交大月氏派出了多少使臣。而大明与西域各部都是联系,虽然联系不是太紧密。

这个联系不是别的,就是朝贡贸易。

今年亦力把里的使臣就来朝贡了。

从他能从哈密走到北京,就可以看出亦力把里的政治倾向。想想就知道,哈密已经在瓦刺的掌控之中了。

如果亦力把里与瓦刺敌对,他怎么可能走到关内。

但是这并不重要,只要锄头挖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到,比起草原上的各部,朱祁镇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你们都是穷逼。

而且即便谈不好,只要给也先心中插一根刺,也是相当不错的。

杨溥说道:“臣以为陛下之言极好。”杨溥的语气有一些黯然。继续说道:“从太宗皇帝以来,多派内官出使,陛下可选贤良之辈,跟随亦力把里使臣回国。”

杨溥是何等聪明的人,难道听不出来朱祁镇这一手,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过,他对这一件事情也不反对。

反正成本低,效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

甚至杨溥还压缩了成本,将使臣换成了太监。可以说不要说一个。即便是死几百个太监,杨溥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朱祁镇也觉得杨溥所言不错。一来这是惯例。二来真派一个文官,很多场合,他们软不下身子。

既然有求于人,就不要有什么天朝上国的架子。只要骗了亦力把里,怎么都行?什么,国家信用,


状态提示: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