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伐清1719>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

对于战争而言,首要之事从来都是后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问题就在于后勤不同于其他事,除了需要大量的零碎的一点点的积累之外,与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

崔万采曾经组织过宁楚对康熙的大战,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艰辛血泪,稍有不慎那都是影响战场成败的大事,可是有时候是真的没有办法,因为人力就那么多,再怎么组织也得一点点去背去扛,效率上也不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变。

可是如今的有轨马车,却让崔万采看到了革新的希望,自然希望在今年的北伐之事上能够运用起来。

宁渝笑了笑,他很能理解崔万采的心情,但是这个并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低声道:“次辅所想自然有道理,只是这个确实不是朕要推广的,在朕的心里,有轨马车终究是要淘汰的,而取而代之的则是铁路和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杜阔听到这里却是脸上带着几分遗憾,“那个项目现在在师傅的手里,或许到下半年就能实现,毕竟蒸汽机已经能进入实用,专门造一个蒸汽机车应该不难。”

崔万采却是听得云里雾里,他不由得好奇道:“雷大师现在在试制蒸汽机车?此物莫不非就是将蒸汽机装在马车上?”

说到这里时,他不由得心里一动,似乎已经想到了宁渝在长江上跟他说的那番话,将蒸汽机装在船上,跟蒸汽机装在车上,似乎是一个道理.......

宁渝指了指正在奔跑的驮马,轻声道:“轨道马车毕竟还是用的驮马,畜力毕竟不可长久,它也需要休息,也需要进食喝水,简单来说能够提高效率,但是没办法从本质上进行改变——蒸汽机不一样,倘若技术成熟后,只需要给它添加煤炭,它就能一直跑下去。”

杜阔表示赞同地点了点头,补充介绍道:“况且目前的蒸汽机只是刚刚进入实用阶段,它未来的潜力将会非常巨大——至于马儿无论再怎么替换,它的力气也都不会相差太多,这边是巨大的区别。”

众人听到了这里,都感觉有些惊讶,仿佛皇帝本人虽然从来没见过此物,可是却对其原理说得是头头是道,倒让人感叹莫名,对宁渝却是愈发尊崇了。

可唯独只有宁渝自己心里才清楚,从蒸汽机发展到蒸汽机车,在他的心里已经完全有了一整套的步骤,如今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倒不如说是那些在原本历史上发明这些食物的伟大科学家们。

况且轨道以及火车本身,并不是从偶然当中得到的,而是有着一套十分严谨的逻辑。像最初的轨道在十六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在欧洲东南部的矿井里,便出现了一种装有木制轮缘的矿车,通过轨道把矿车从矿井底下拉上来会变得十分省力,而且轨道固定平稳,控制方向也会更加轻松,不会轻易跑偏。

等到了蒸汽机出现之后,在原来的矿车上安装蒸汽机也就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就出现了最初的火车雏形,继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火车的发明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甚至再往后的汽车,也是在这个思路上扩展出来的。

只不过与历史不同的地方在于,宁渝将具备实用性质的蒸汽机,提早了近五十年制作出来,而火车概念的出现,更是提前了整整一百年,甚至还有一点,那就是宁渝直接断定了火车的前景比有轨马车的前景更出色,这其实也是少走了许多弯路。

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上,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时已经到了1825年,而这个时候有轨马车都发明了近百年,且火车早期的速度跟马车也差不多,但是造价却贵出太多,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火车没有实用性,以至于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为了弥合这种冲突,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还组织了一次有轨马车与火车的正式比赛,从而来争抢对轨道的所有权,由此也能说明为了普及火车,当时需要走的弯路一点都没少。

可是现在宁渝带着后世的眼光而来,自然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他在同诸臣以及杜阔谈论时,所提到的畜力与机械之间的差别,便是最好的反驳。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宁渝在众人臣的陪同下,接连视察了多家军工厂,对于目前的军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让他对于北伐之战,却是越发有信心了。

.......

在中俄边境上,一座新建的小城正在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房子显得十分简陋,除了处处透露着俄罗斯的风格,并没有其他更出色的地方,至于在城池中央刚刚建好的教堂里,一座高大的十字架正在被竖起来。

这座城市的名字用俄语叫做恰克图,而在中文的意思里有茶的地方,而在恰克图的旁边便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因此这个名字的隐藏寓意,便是一座为中俄贸易而生的边境小城。

在过去的时候,恰克图这里只是一片荒地,然而在康熙四十三年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有俄国商队从恰克图、库伦、张家口一线进入北京进行贸易,后来随着贸易的兴盛,这条便捷的商路,也逐渐成为中俄商业贸易的主要通道,而恰克图也就随之拔地而起。

正因为恰克图是一座为边贸而生的城市,因此这里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商队的驼铃声,当中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但是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山西的商人,他们借助蒙古的贸易渠道,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