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洪救灾最早期阶段,空军的降落部队做到了最艰难的任务,他们携带各种仪器从数百米高空一跃而下,为当地政府连接外界建立了第一道信息纽带。

他们虽然没有用身体堵决堤口,但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先锋军,危险系数也处在第一序列。

因此,第一个抗洪救灾先进个人事迹,就颁给了当时降落部队第一个带头从天空往下跳的部队连长张鹏,他就坐在郑谦旁边,相貌平平无奇,但即便坐在那里也是身形笔直,年纪跟郑谦差不多大,偶尔会好奇的问郑谦关于文工团的生活,看起来就像个刚入社会的大学生。

但当主持人提起他的名字,他条件反射一样,一下子就站起身来,面露严肃的向全场的领导们环视敬礼,然后才一步步踏上舞台,领取属于他的个人荣誉证书。

这吓了郑谦一跳,等这位连长张鹏归来,两人就角色互换。

郑谦开始变得如同好奇宝宝一般,不断询问去年灾区时的场景。

张鹏捧着证书,深吸一口气,“很惨的,现在电视上演的细节,可能连当时情景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郑谦认真的倾听着。

“我们落地后就立即参与到灾区帮助灾民们紧急大撤退,时间很紧迫,上头没有来得及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撤退,所以我们只能因地制宜自己先办法。”

“我前往了一个小村庄,那里信号隔绝,根本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也不知道上面已经决定即将泄洪,一旦泄洪,这里会瞬间被淹没,我当时别无办法,只能逆着人潮,徒步前往十几公里外的目的地……”

“因为当地没有信号,所以一切外界的一切消息都要靠我口述。当我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当地干部还以为我在造谣,拒绝执行撤离行动,直到我拿出了上面办法的转移通知单,干部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干部们立即召开会议,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精确到户,几口人,走哪条路,转移到哪个对口的家庭都在通知单上写的明明白白。几百户人家开始在村干部的引导下计划搬迁……”

“整个过程只有一条原则,先群众后干部,老弱病残先走,除了必要的衣物、干粮和耕牛,其他的一律不带……”

郑谦屏住了呼吸,这些细节在电视剧里确实没有展现。

但张鹏把细节都彻底描述出来了,让他非常动容。

从撤离开时,张鹏几乎就滴水未进,饭都没吃,一直干到深夜凌晨,帮忙疏散群众。

刚从大堤上防汛归来的丈夫,刚开始生火做饭的妻子,收到干部们到来的消息后,也都赶紧推起了小板车,捆上了自己的行李,拿上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几袋干粮,搀着白发苍苍的老父母,携着年幼的儿女,奔赴安全区……

有的村民家里有十三亩地,四亩棉田,九亩水稻,眼看着丰收在即,但最后还是只能含泪放弃……

有的村民母亲刚刚过世,还没来得及给母亲好好下葬,就要马上转移。

他痛哭流涕,只来得及给母亲换上一双草鞋,草草掩埋在自家菜园里,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哭着说“妈,您走好!”,才在干部们的搀扶下,转身加入了撤退大军……

后来有记者前往灾区进行采访,所有人都表示了理解,顾全大局,要舍小家,为大家。

虽然所有人都手忙脚乱,但整个酒江分洪区三十多万人,还是在十几个小时内整体撤离到了安全区……

……

此时,随着张鹏的讲述,除了郑谦外,蔡高翔、魏叶红、陈美玲等人也一一靠拢过来,竖耳倾听,大气都没有喘一下。

陈美玲更是偷偷抹泪,看《惊涛骇浪》的时候他只觉得揪心,但听这位年轻连长的讲述,却觉得心痛。

魏叶红也叹了口气,“辛苦你们了,这么大的困难……”

张鹏闻言,咧嘴一笑,说:“任何的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满是神圣的光辉,似乎没人能够撼动他内心坚定的信仰。

蔡高翔拍了拍郑谦的肩膀,低声道:“其实他说的也只是片面,有些内容涉及道保密条例,他是不敢说给你听的,总得来说,很惨,生命在那时脆弱不堪,许多战友穿着救生衣,也都被洪水冲走,更何况是那些平民,但最终,国家还是在灾后给予了最大的帮助,以最快速度进行了灾后重建,这才有了现在全新的,充满生机的酒江市。”

郑谦点点头,表示了理解。

张鹏脸上的黯然做不得假。

这时候,轮到郑谦进行演出,他一身空军常服,身形笔挺的踏步走上舞台,在掌声雷鸣中,唱出了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为了谁》!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现场的领导们和观众们看着台上这个年轻的军人,一时间都有些愕然。

他们当然都知道这首歌,但他们不知道,唱这首歌的人,竟然是这么年轻的小伙子。

“这是原唱吗?”

“这么年轻?搞错了吧!”

“没搞错,他的歌声是不会错的,和《惊涛骇浪》里的歌声一模一样!”

“江山代有人才处啊,这首歌还是他自己写的……”

“我听到这首歌,眼泪就像是进了沙子一样,崩不住了……”

“是啊,望断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整个


状态提示:第97章 直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