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国际猜想和嘲讽,那么今天的一场采访下来,所有的嘲讽都消失了。
消息不全面的时候,很快,“领航者公司自爆”、“哗众取宠”、“技术不行靠绯闻”等消息就开始传播了。
有人也想过o的问题,可是很快就被“大势”盖过去了。
最接近成功的o航天器就是那个“x-33”技术验证机,可那也是20年前的事了。
而近四五年确实有个造a o 火箭,因为使用的是“v”字线性气尖引擎,所以整体的火箭造型跟剃须刀一样。
它是一型小火箭,运载能力只有100千克,瞄准的是微型卫星发射市场,一直说要试飞,可从来都没有试飞过。
后来听说要玩跨界,出了“飞行滑板”,还不是用涡扇发动机,而是用很多旋翼楞吹的那种。
这让很多人怀疑他们只是一个搞噱头的公司,很快就消失在了国际新闻中。
而领航者公司这个,不仅看了真机,采访结束之后人家还在网络上放了详细的宣传视频。
最重要的是,人家明天就首飞了。
太惊人了!
就一天的时间,不管其他航天公司在干嘛,有什么伟大的未来计划,但是相对于领航者公司的“飞镖x”来说,都是渣渣。
对了,再加上领航者正在研发制造中的“星空客栈”,两者一结合,完美!
国际上两款亚轨道飞行器就要进行商业运行了,只需要几十万美元,很便宜,但它们只能到亚轨道。
入轨的载人飞船有三款,可是一个座位的价格就要上千万美元,太贵了。
看看人家领航者,飞到太空轨道只需要100万美元,还有可以住宿的空间站配套,其他公司拿什么比?
倒是听说国际空间站要接客了,但是科研版本的空间站怎么和专精旅游的空间站比?
更何况国际空间站已经那么陈旧了,难道游客进入太空就是去看那些乱糟糟的布线和科学仪器的?
在领航者公司的宣传视频中,“飞镖x”从领航者公司的跑道上起飞,飞到太空轨道上机身会缓缓翻转,游客们可以通过顶部的大舷窗欣赏美丽的地球、月球、星空,以及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
之后,飞行器会对接自己公司的“星空客栈”,游客们可以在装修科幻的空间站里边体验太空的乐趣。
什么?真的想体验一下太空科学实验?
那也简单,很多趣味性的太空科学实验等着你,就连吃饭都可以当作是一种太空科学实验。
你还可以使用空间站的3d打印机上打印一个实验物品,然后返回地球的时候带走,算是自己“亲手”在太空制造的纪念品。
只不过因为安全问题,目前不提供太空行走项目。
看到宣传片,很多人都无比地向往,恨不得自己坐在首飞的飞行器里,明天就上天!
可惜,这些人是没什么希望了。
采访结束之后,领航者公司火力全开,一会发布一个新消息,一会发布一个新消息,都没断过。
加上那些媒体回去写的新闻和文章,那叫一个热闹。
不过最让外人嫉妒,也让记者们眉开眼笑的,就是领航者公司的首飞福利了。
一般情况,航天器的首飞都会搭载一些东西,不会空荡荡地飞上去。
官方的首飞测试,一般会搭载一些试验品,比如种子、仪器、他国友谊物品等等。
而私人航天公司的首飞测试,就开始整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比如向社会征集,什么都可以,可以是大学实验室或私人研究所的实验载荷,可以是航天爱好者和公司粉丝的纪念品等等。
领航者公司当然也会搞,只不过之前都是保密的,并且明天就首飞,没那么多时间向外边征集,所以这次就对内部进行了。
当然,提前已经说好了,虽然他们有足够的把握试飞能成功,可任何事都是存在万一的,万一要是失败了,这些搭载物品就有去无回了。
自己想放什么东西,要想好了。
公司的员工们,尤其是那些参与保密计划的员工们,他们可以拿一件自己喜欢或者想送到太空的东西,放进飞行器里。
当然,个头不能太大,重量也不能太大。
搞了一个内部选拔,很快就把东西确定了。
之后,就是记者们的福利,他们也可以送一些东西进太空,限制同上。
只不过记者们大多都是来出差的,带来的东西也不多,所以多是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
他们有放小毛绒玩具的,有放钥匙扣的,甚至有的把自己的记者证都放进去了。
最后,轮到国内媒体的记者,这位相当的贼,要放一个开着机的运动相机。
关键是领航者公司还同意了。
“那么可以把它固定在舷窗旁边吗?”那名记者兴奋又紧张的问道。
“当然,你要驾驶舱的舷窗还是客舱的舷窗?”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微笑着说道。
“客舱吧,固定的时候可以一半对着舷窗外,一半对着客舱吗?如果不好固定的话,就算了,全部对准窗外。”
“不麻烦,我们可以做到。”
“谢谢,真是太谢谢啦!”
其他记者:“……”
“卧槽,这也行?”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后悔啊,早知道我放摄像机了。”
“嘿,放心吧,运动相机的电池顶多能拍一个多小时,哪怕加上外接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