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都城邯郸,因东城外的邯郸山而命名。
《汉书》记载:“邯郸南据大河(古黄河),北有燕、代,西为太行,东接齐国。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若不胜秦,必重赵,赵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
由此可见,邯郸地理位置之重要。
上古时期人类始祖女娲,就在邯郸山脉的古中皇山(娲皇宫)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因此邯郸之地,可谓是华夏一族的发源地。
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商代建都于邢(邢台),迁都于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为畿辅之地。
邯郸城命名以来,在姬康的前世依旧叫邯郸。数千年来,邯郸城名从未改变。
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赵国的都城起先并不在邯郸,而是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赵献侯元年(公元前四百二十三年),赵国由都城晋阳迁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鹤壁一带)。
赵敬侯元年(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赵国将都城从中牟迁到邯郸。至此,赵国都城再无变化。
就在秦军攻打武安城之际,辽城君姬康,下令加大对赵国的增援力度。
命令鲁仲连和苏代两人,暂时驻留邯郸,让赵国准备好,接收辽地的第二批增援的粮食,武器装备等物资。
十一月十六日,秦军主帅王陵带来秦军主力,兵临邯郸城下。
秦国近三十万大军,将邯郸城团团围住,准备攻打邯郸城。
姬康的舅舅赵王丹,此刻平原君赵胜、廉颇与乐乘三人的陪同下,来到邯郸城头,向外眺望秦军的大营。
看着城外,戒备森严,连绵无尽的秦军大营,赵王丹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后,赵王对身旁的老将廉颇道:“廉颇将军,寡人就把这邯郸城交给你了。城内所有人等,将军你都可以调遣,包括寡人在内。”
廉颇抱拳躬身,对赵王丹道:“请我王放心,某将必不会让秦军攻入到邯郸城内,一兵一卒也不会的。”
随后,赵王看向了平原君赵胜,问道:“我派往魏国和楚国的使者,可有讯息回报?”
赵胜对赵丹回答道:“王上,前往楚国的使者前段时间来讯,言楚王接见了他,说要与众臣商量后,再行定夺。”
“而前往魏国的使者今日刚回报,言魏王愿遵照盟约,派兵前来救援我魏国,现在正在召集国内军队。”
“王上,另臣之妻,已给魏王魏圉与信陵君两人,去信让其派兵援助我赵国。臣估计不日魏国援兵将至。”
平原君赵胜的夫人赵魏氏,乃魏王的妹妹,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
故此,赵胜才有对众人这么一说。
赵丹又接着问道:“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还在我邯郸么?”
平原君赵胜,则笑着对赵王道:“大王,是的。鲁仲连和苏代两位先生,至今还留在邯郸。另在前两日,辽城君还赶在秦军到来之前,又命人送来了第二批的粮食、军资支援。”
“这第二批的援助,规模是第一批的三倍。总计给我赵军盔甲三万余幅,箭矢三十余万只,长戈、弓弩等武器也有三万多。”
“王上,最主要的还是粮食,按辽地度量衡,为三千余万斤,足够我四十万大军三月所食。如此,加上我邯郸城原有粮食储备,足够我邯郸军民就食七、八个月了。”
赵王与廉颇、乐乘三人闻此,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赵丹对三人感慨地道:“危难之际方见真情呀!家姊与我这个外甥,乃至平原君之妻,不亏为我赵国亲戚之人呀!”
赵胜、廉颇、乐乘三人,都点了点头。
就在赵王与众人探看秦军大营的同时,秦军主帅王陵,也带着王翦等众多秦军将领,在邯郸城外,察看邯郸城上赵军的守卫情况。
主帅王陵以及秦军的众多将士,看着眼前高大雄伟的邯郸城墙,每个人都面色沉重。
王陵指着邯郸城墙,对身后的秦军众将领道:“各位将军,这个邯郸城好生雄伟呀!”
副将蒙骜听罢王陵的话后,点了点头,对王陵道:“将军,我等随武安君征战多年,攻破的城池不下百余座。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之伟城,就是楚国的郢都都比不上呀!”
秦将蒙骜,这次被秦王嬴稷任命为王陵的副将。在十月份率十万秦军,来增援东路的秦军主力,并参与了攻打武安城的战斗。
这个时候的蒙骜,还没有姬康前世那般赫赫有名。
在秦军的众多将领中,也只能算是优秀。
王陵听罢蒙骜的话后,点了点头,随即对秦军众将领道:“命我军,尽速打造攻城云梯,以及最新攻城器具——攻城塔。三日后,我军要对邯郸城发起总攻,务必一举拿下邯郸。”
秦军众将领,齐声道:“诺。”
这个时候,答应派兵增援赵国的魏王魏圉,日子并不好过。
在九月份,秦军大举向赵国进犯的时候,赵王丹就派使者前来魏国都城大梁,拜见魏王魏圉。要求魏国按两国盟约规定,派兵增援赵国。
魏圉在朝堂上,召集众臣,商量此事,没想到引起了激烈辩论。
除魏相子顺,大臣周欣、子其等少数人,赞同魏国应按前段时间,与赵国上卿虞信签订的两国盟约,派兵增援赵国外。
其余众多的大臣,都反对此时派兵增援赵国。反而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