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见叶平一脸正色,忙道:“小孩子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谣言,你可别往心里去。”
叶平还要追问,叶军道:“二哥,你看看,你那都落后了,赶快的,要不天黑之前干不完了。”
叶平看着弟弟,再看众人,都拿眼偷瞄他,却不敢正眼看他,这让他心里狐疑起来,他刚刚明明听到白福说了,‘太姥姥说的……’白福的太姥姥,那不就是自己的奶奶吗?
叶平顿了顿,继续着手里的活计,准备忙完了好好问问白福是怎么回事。
屋里李巧怀里抱着博文,干活也着实不方便,只好把博文放到院子里的车斗上,这样他就只能在里面玩,因四周有车箱拦着也不能掉下来。
叶大媳妇道:“那上边太凉了,你去哄他吧!我自己来就行。”
李巧道:“我给他放了个垫子,没事儿。我帮你做吧!”
叶大媳妇手里的活不停,看着李巧道:“没事儿,赶趟,他们得扬完了才能回来吃呢!”
李巧道:“人多力量大,他们哥仨一起扬也快。”说着就开始洗菜。
叶大媳妇笑着道:“这要是被你奶奶听到就不高兴喽!”
李巧道:“为什么?”
叶大媳妇道:“以前你奶奶在打场的时候是不许女人去场院的,就怕我们说这样的话。”
李巧不解,叶大媳妇道:“她说,越是干不完,说明打的粮越多,这是有黄大仙儿保着的,要是女人进了场院,一旦累了会有抱怨,要是抱怨了就会被黄大仙儿听了去,就不保佑家里丰收了。”
李巧听了哈哈大笑道:“妈,我奶可真逗,那多少地能打多少粮,大概也都是有数的,老庄稼人都能估个差不多,不能种一亩地,打出一垧地的粮食出来啊!”
叶大媳妇也笑道:“是啊!要是那样,大伙也就不要侍候地了,都去拜那黄大仙好了。那时候听你奶奶的话,主要是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打场的时候用不到我们。哪像现在啊!地也是够种的,收成也好。”
李巧笑着道:“那个年代的人真愚昧。”
叶大媳妇道:“那个年代都是代代相传,口口相传的规矩,老人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哪有现在这时候,有电视,有收音机,还有什么随身听,我们年轻那会儿,听都没听过。”
婆媳两个边聊天边把饭做好了,李巧忙完了再已经睡着了,身下的垫子也皱在了一起。
李巧心疼的把儿子抱起来,对叶大媳妇道:“妈,我先回去了。”
叶大媳妇眼盯着孙子道:“一会儿吃了饭再回去呗!”
李巧道:“我回去给他煮点面条。”
叶大媳妇道:“我一会给秋菊也做,你就不要回去了,把孩子放到炕上去,等他们回来一起吃了饭再回去。”
李巧却笑着道:“家里猪啊鸡啊的都没喂呢!可不能等着吃饭了。”说完了,辞了婆婆,抱着博文就回去了。
场院里众人扬完了场,筋疲力尽的回家吃饭,叶平心里装着事儿,想叫他来问问,一看屋里哪有白福的影子。叶大媳妇很快把饭菜端上来,大伙也不分男女,也不分桌都围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叶平环视了一下众人,突然道:“奶奶说啥了,你们一个个的都不敢说?”
众人都是一愣,叶秀目光闪烁道:“没……没什么啊!”
此时叶平也不看别人,只对着大姐叶秀问道:“白福也没说啥,你为啥给孩子骂走了?”
叶秀道:“他……他!那么大个孩子说话没个忌讳,我还不骂他留着他胡说吗?”
叶平突然追问道:“奶奶说什么了?”
叶秀一噎,叶娟听两人说话累挺,就直接道:“哎呀!奶奶说咱家博文这么大了还不会走,一定是得了软骨症,一辈子也走不了了。”
叶平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道:“胡说!”
众人一愣,叶秀安抚道:“我们都知道她是胡说的,所以都没当回事儿,你也不要往心里去。”
叶平道:“当太奶奶的不盼着重孙子好,怎么能诅咒呢!”
叶伟把他拽着坐下来道:“不要和她一个老太太一般见识,咱奶奶不就那样吗?哪儿都好,就是嘴没个把门的。”
杨花道:“我也是早就听说了,咱奶奶真是有意思,没事儿就说些个有的没的来解闷儿。”
叶平心里气愤道:“说我什么都行,怎么能编排那么点个孩子呢!这话要是让李巧知道了,她也不要想在我家住下去了,真是不让人省心。更何况,我收秋之前带着孩子去的乡卫生所,人家大夫都说了,孩子只是走的晚根本就没病。”
淑娴劝道:“你快不要生气了,你要是气鼓鼓的回去,李巧一定会追问,到时候你咋说?你快消消气,好好吃饭,一会咱们把粮入了仓是正经的。”
叶军也道:“就是啊!二哥,你好好的吧啊!来吃馒头。”说着给叶平拿了一个馒头。
叶平坐在那里深呼吸了半天,才一口一口发泄似的撕咬着馒头,众人看到一愣一愣的,叶平平时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本分的,不多言不多语,遇事儿总是笑呵呵的,没想到一遇到儿子博文的事儿就不行了。
众人吃了饭又去场院里收粮食,直接忙到十点多才完事儿。叶平到回家时,儿子博文已经睡熟了,李巧坐在旁边做着鞋子。
叶平问道:“怎么还不睡?”
李巧打着哈欠,笑道:“等你回来,你不在家我睡不踏实。”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