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混在1275>第一百五十一章 乐观

只有东南半岛这个大粮仓,才能最终养活他的五百万子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哪怕他就是不眠不休地送粮食过来,也禁不得那样大的消耗。

就在此刻,杨行潜的船队上卸下来的,除了那些大象,还有装得沉沉地粮袋子,而从泉州抢来的近三千条海船,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南华夏海面上,同样也是为了粮食,在土地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一个足以维持所需的仓储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点,不光杨行潜知道,所有参与他这个计划的人都一清二楚,正赶来的张青云自然也是一样,他是来找杨行潜的,没想到一眼就看到了刘禹的身影。

“东家到了?属下不知,还望恕罪。”急行几步,张青云恭身施了一礼。

刘禹一把将他扶起,这个年青人是自愿投效的,之所以会在那么多的学子中选择了他,原因很简单,一个连说书都肯做的学子,自然清高不到哪里去,要的就是这种愿意做事的人,能力反而是其次。

“如此匆忙,可是出了什么事?”在他的脸上,刘禹看出了一丝凝重。

“北边传来消息,江州城失陷了。”

这么快!刘禹听得一愣,他的反应也和李庭芝等人一样,不敢相信,在没有火炮等重武器的情况下,想要突破城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上李芾带着一帮民兵都能守上三个月,赵应定可是足足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啊。

既然结果已定,他也没有去打听什么细节,是攻陷也好,投降也好,都无所谓了,可是这么一来,元人的中路就将势如破竹,一直到建康城下,都不会有什么抵抗,然而如果计划没有变故,李庭芝此时根本不会在城中。

“苗观察被任为建康兵马司总管,已经带着兵马入驻了城中,听闻多有百姓离城前往淮东、浙西一带,池州、太平州、对岸的无为军、和州俱是如此。”

张青云将消息一一说出,刘禹哪还不明白他的忧虑所在,自己的母亲和幼弟都在建康,不知道是逃了还是怎么样,就算还在城中,建康城已经不是刘禹所在的那个建康城了,担心牵挂都是自然的。

“这样,你去统计一下,我部将士中还有哪些人的家眷在建康的,让那边的弟兄尽数接出,走陆路也罢,水路也罢,全都送到这里来。”

让人家做事就要顾及家庭,推已及人,刘禹也不可能坐视不理,果然,听到他的话,张青云马上面露感激之色,就连杨行潜也暗自点头,这可不光是一句话的事,而是要花费很大精力的。

现在元人还没有围城,撤出来至少能让城中少一些粮食的消耗,相信对于守军来说也是有利的,当然,刘禹并不担心城池的安全,苗再成是李庭芝的心腹大将,历史上也是城破后自尽的,那就说明至少他不会轻易投降。

“走,去府里说。”这只是一个插曲,张青云再急也不会这会子就跑掉,刘禹同他们一起顺着修好的马路向县城的方向走去,顺便看了看工程的进展。

在上一回过来的时候,刘禹已经同他们交待过,琼山县城的城墙,是要拆除的,包括县城在内的所有地方都要重新规划,而现在,他已经看到了被拆除过半的墙体,不得不说,陈允平的效率是非常高效的。

与此同时,按照上回专家拿出的法子,将整个琼州划分成几个大的区域,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位于琼山县境内的这一部分,就随着城墙的拆除已经展开了,一条平行于城墙的笔直街道被划出来,大量的作工者正在开挖,他们要挖的形状像是护城河,其实就是一条很深的濠沟,当然里面不会充满水,而是埋上一根根的预制管材,做为将来城区的主干道,他们下面的排水管也是最粗的,足足有一人多高。

“你那些大象算是派上用场了,等他们挖好了,可以用架子车,一个个挂到大象后面,拖到这里来。”刘禹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他们的活儿,在没有大型机械器材的情况下,堆人数是个无奈之举,然而恰恰是这样,才能解决用工的问题,否则数百万人的生计,都是非常大的压力。

“船上只载了这些,是那个什么蒲甘王送与东家的礼物,还有一队走陆路,此刻说不定已经到了静江府,属下当时不知道东家要弃守,不然就直接运到这里来了。”杨行潜摆摆手,有些遗憾。

“到静江也是有用的,你的决断没有问题。”刘禹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让他马上明白过来,用处是什么?震慑。

从城墙的一处缺口,一行人直接钻了进去,县城里动静不大,百姓们早就知道了官府的打算,按照规定,他们这些本地的,连材料钱都不用给,只要出人工就可以了,而拿到的房子,马上就会有契约,与后世的拆迁原地安置做法差不多,当然并没有什么钉子户的存在,这时空的官府可是不讲什么文明执法的。

就百姓而言,普通的一家哪怕住在城里的,居处也不会大,更别提房屋的质量了,官府出钱盖的可是楼房,用的都是精贵材料,等闲没得买的,那种屋子只怕一百年都住不坏,这个帐很容易算得出。

“雷州那边的百姓安置得如何了?”

“东家送来的登录器,委实有些妙处,将画像手指一一扫过,竟然就能过目不忘,无需誊录,也无需纸张,省了多少事,一个寻常的书吏,便能应付自如,属下在那里盯了两天,之后便无事可做了,这才想着回来禀报一趟。”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一章 乐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