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第64章:论如何将车轮给炸滚起来?

正月十二,赵家庄的泥土路口。

香案摆上,焚香燎燎,鞭炮齐鸣。

一身剧中服装打扮的演员在李南池、黄飞的带领下,人手一支香,浩浩荡荡站在香案之前。

此刻朝阳高挂,香案上没毛的鸡鸭祥和的看着远方。

开机仪式完毕,序幕拍摄在李南池的吆喝下开始运作起来。

身上挂着地雷道具的李南池和黄飞站在镜头后,李南池指着镜头前的景说,“序幕镜头要将赵家庄外的苍茫大地给囊括了进去,和我将要站立的山头对半分,各占镜头的一半。

待会儿我从土丘头上跑下来,镜头固定不要跟着我动,现在是对着太阳下拍,光圈不要调得这么亮。”

“明白!”

李南池来到表演位。

场记在镜头前,高声叫道,“开机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条!开始!”

一个固定远镜头,一个人影出现在镜头内,随着人影从土丘上跑下来,穿着民兵服、脖子腰间都用麻绳兜着地雷的李南池出现在镜头之前。左手拎着雷,右手叉腰,伸头看向远方。

“咔!”导演亲自出场,自然是一遍就过。

紧接着的一场便是群演戏:赵虎刚从军区回来,在回来的路上遇到鬼子。

这场群演戏,是正儿八经的主角出场配置,用来衬托赵虎同志的英雄斗争形象。

李南池拿掉身上的地雷,拿着大喇叭站到村民面前。

红色旅游村的村民们一半穿着鬼子服手里拿着三八大盖,一半穿着四十年代村民服,里面贴着暖宝,这些村民为第一次也能入镜而感觉新奇不已。

“各位乡亲,各位父老,大家静一静。

大家第一次做群演,兴奋得不知道咋整能够理解。现在收收表情,演鬼子的,表情要凶狠一点。”

“鬼子”村民里有人说,“李导,这大过年喜庆的,狠不起来咋整?”

“那就想想过年时,你家娃拿鞭炮在茅坑炸屎。艾对喽,这表情不就上来了?鬼子组按照咱们说的位置往前走,村民组跑的道儿都记得不?”

“李导,放心拍吧,咱们村老少爷们肯定妥妥的。”

村长拍拍胸脯,说得信誓旦旦,结果一开拍,鬼子拿枪跑的嚣张猖狂,村民拖家带口溜得仓皇。

这就有些不符合赵家庄是“抗战民兵庄”的定位了,怎么能跑得如此鸡飞狗跳呢?

一遍不行,再来一次,这场开幕群演戏足足拍了足足两个小时,村里的稻草都烧掉了一大垛,才有了点意思。

李南池拍得不急不徐,除了自己的镜头外,都是在跟其他人讲戏,黄飞则负责掌机。老辣的演员会自己演绎人物,但眼前都是学院大一生,还没有达到脱离讲戏自我演绎的地步。

暂时没轮到上场的同学看着李南池指挥若定越来越惊讶,《小兵张嘎》出来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以为李南池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本,然而现在,大脑被刷新了。

越看越心惊,大家都是同一届进入班级的,军训时大家的脸上一样年轻,除了一开始新生班会自我介绍时,李南池的厚脸皮让大家伙尤有记忆外,一点也没看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可是现在看着李南池弯腰在监视器前,不断和黄导讲着该怎么拍,竟然丝毫不见新人导演的局促,仿佛早已经胸有成竹、大局在握。

这就可怕了,他还是记忆中那个在阳光下一起奔跑的同学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南池感觉同学看自己目光有点不对。

姜苗苗趁着空档,呼哧一下溜达过来,双手往背后一负,“喂,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李南池正埋头吃饭,随口说道,“生而知之。”

“嘁,不说拉倒,我也不感兴趣。喽,三毛新一期的东西画完了,我已经导入进平板,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改的。”

李南池接过姜苗苗接过来的平板,一幅幅的翻看下去,然后拿出一旁的电容笔,圈出几个瑕疵的地方说,“发布的时候,绘作就你的名字,将我放在校对就行。”

姜苗苗摇头,“不,故事文本都是你提供的。”

李南池将平板递给姜苗苗,“那你不嫌我占你便宜就好。”

姜苗苗一手夺过平板嘀嘀咕咕,“嘁,小时候占我便宜还少。”

“啥?”

“没,我啥都没说,走了。”姜苗苗呼哧一下又溜了。

吃完午饭,剧组休息了一小时后,下午的拍摄继续。

到了晚上,李南池将今天拍的五场戏拿了出来,并且让摄影制作出了黑白版本。

彩色版在左,黑白版在右,李南池站在两种版本之前,看了一遍又一遍。

从黑白色调中他看到熟悉的味道,摄影设备带来的成像效果提升也提高了观影感受,人物的脸不在像原版那样模糊,但不得不承认,左边的彩色版更适合上影院。

或许黑白色更怀旧,但从视觉感觉上而言,彩色版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普遍观影意识和习惯了。

......

正月十五的鞭炮一响,凝聚的年味慢慢消散。

李南池、黄飞和火药顾问三个人蹲在土丘之上,看着收拾家伙的剧组。

“南池,我觉得直接将车轮炸飞上去很难,不如通过错位拍摄,通过人直接将车轮抛飞上去,省时省力。”

“不行,那样拍不出火光爆开、泥土掀开、车轮飞起的真实效果。”

黄飞摇头,“你这是吹毛求疵,我们的道具组做不到这一点。”

火药顾问


状态提示:第64章:论如何将车轮给炸滚起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