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科幻未来>宇宙波澜>第50章、解决方案(下)

地堡一定是要建的,但地球还是要撬的……

一个人站起来说:“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办法。”

主持人:“不成熟就不要说了。”

“呃……但这也许是一个办法。”

“那你说说看。”

“我也是在一本科幻小说中看到的,就是——行星发动机。只要我们能够建造足够多的发动机,也许就能够把地球推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并且恢复自转。”

“你是说,流浪地球吗?”

“对,就是那本书。”

主持人微微一笑,说:“你是科学家,你应该知道那只是小说的情节而已,现实理论上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人点点头:“理论上确实不可行,但不证明实践也不行……因为理论上而言,太阳精灵这个物种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它们却真真实实的存在着……呃,我没别的意思,只不过是提供一种可能性而已。”

建造发动机推动地球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这在理论上是完全不可行的,先抛开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不说,就是地球的结构也不足以承受那么大的推力。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3.5x10的22次方吨,在不考虑引力增加的情况下,想要抵消这个引力并推动地球、至少需要400万亿吨以上的推力!

400万亿吨的推力足以破坏地壳结构,就像一个人的手握着一枚鸡蛋,你用一根针去戳鸡蛋,即便戳漏了它也不会动……

只有去推那个人的手,鸡蛋的位置才会发生变化,且你的推力要大于那只手的拉力,否则你依然还是推不动,甚至有可能使鸡蛋破碎……

如果你无法推动那只手,就只能想办法让那个人松手了……

那么,握着地球的那只“手”在哪里呢?

就是太阳!

太阳就是那只手,引力就是那个拉力。

我们无法推动太阳,也无法让它“松手”,所以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

前排的一位领导说:“关键还在于技术水平问题,建造一座发动机尚且有可能,如果建造成千上万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重聚变发动机技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

张璐:“那如果用核聚变呢?我个人觉得发动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如果能推动地球那再好不过了,如果推不动,也可以用它来当做地球防御的武器……想想来看看,成千上万座发动机喷出的火焰直冲天际,这不是很好的防御武器吗?”

众人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一名领导拿起话筒、点点头说:“目前我国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还算比较完善,如果全球能够达成一致,相信建造发动机应该是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发动机应该怎么建,建成什么样?”

主持人:“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研讨了,现场有机械工程学专业的学者吗?”

没有人站起来,大家互相看了看,显然今天的与会者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根本就没有机械工程学家。

那个领导说:“好吧~这个方案我们后续会选一个时间单独探讨的,那么除了这个方案以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一个人举起手,在得到主持人的示意后,他站起身道:“我觉得发动机这个方案不可能成功,400万亿吨以上的推力,假设一台发动机能够产生100亿吨的推力,那我们起码要建造4万座这样的发动机,就是倾尽地球全部资源也未必能够建造这么多呀~”

“我觉得,与建造4万座巨型核聚变发动机相比,建造大型宇宙飞船要更划算一些,毕竟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来看,飞船要更靠谱一些。”

这话又引起了台下众人一番热议,飞船确实比发动机更靠谱一些,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想要建造几艘巨型飞船并不是难事。

但问题就在于建造飞船干嘛?

离开地球吗?

去哪?

另外,燃料问题也是飞船最致命的问题,宇宙尺度都是以光年来计算,就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也要4.2光年之遥,飞船能到吗?

其次,食物、水、氧气、生态系统……都是致命的问题,所以,大家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方案。

那个人似乎不愿意就这样放弃,接着说:“如果我们的飞船足够大,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问:“你觉得多大为好?”

他想了想,说:“起码是上海占地面积的4倍。”

主持人:“一艘?”

“当然。”他点点头。

主持人笑了笑:“那恐怕就不能在地球上建造了,要去外太空搞一个船坞才行。”

台下发出一阵哄笑……

“笑什么?有那么可笑吗?”他皱了皱眉,说:“我这个方案不知道比发动机那个方案强多少倍!你们笑什么?”

主持人:“你这个方案确实不错,放在以前或者以后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放在现在,不行。”

“为什么?”

“时间。”张璐说:“因为时间,我们跟本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成千上万艘飞船。”

那人说:“不需要上万艘,只需要一千艘就足够了。”

张璐:“那你有没有想过,在太空建造一千巨型飞船,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如果用在地面上,足够建造10万座发动机了?当然,我们不需要建造10万座发动机,只需4万座就够了。如果像你刚刚说的那样,我们连4万座发动机都建造不出来,那又何谈飞船呢?”

那个人沉默了几秒,问:


状态提示:第50章、解决方案(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