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鲁班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谁在传谣,二是魏国对孙权称帝有何反应,有没有派刺客。
曹苗一边用银制牙签剔牙,一边思索了片刻。“这两个问题,我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仅供参考。”
孙鲁班看看吕壹。吕壹说道:“请曹君赐教。”
曹苗瞅瞅吕壹,又道:“吕君,冒昧问个问题。”
“无妨。”
“我大魏也有校事官,你们吴国的校事官是学我们大魏的吗?”
吕壹本想否认——魏国的校事官名声太坏了——不过想想他们要讨论的问题,似乎也不宜否认,只能点点头。“不知道是不是学,也许是巧合。”
曹苗乐了。“我再问个问题,吴王对我大父武皇帝评价如何?”
吕壹没说话,孙鲁班接过话头。“我父王对令祖武皇帝多有赞誉。”
“那就对了。我大父也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他们是一生之敌,却也互相欣赏,皆是英雄。”
曹操称赞孙权之语并非秘密,江东也有传说,只是现在从曹操的孙子曹苗口中说出,可信度更高。孙鲁班、吕壹虽然不便评价,心情却是大好。曹苗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有合作的意愿,甚至有点刻意讨好。既然如此,他或许能提供一些真正有用的信息。
“这校事制度就是我大父所创。不过很可惜,我大父千古之后,校事制度就走了样。如今那些校事只会横行不法,欺负小民,却对真正的国蠹畏之如虎。与吴国的同行相比,实在令人惭愧。”
吕壹身为校事郎,平时也没少被人骂,此刻听到曹苗夸赞,明知有讨好的成份,还是心中欣然,露出一抹矜持的笑容,腰杆也挺直了几分。
“吕君既为吴王所重,协助公主查案,想必是校事中的俊杰。我提供的消息虽然粗疏,道听途说,想必吕君也一定能去伪存真,沙中取金。”
“呃……”吕壹这才明白曹苗吹捧他的用意,一时倒不好否认。
曹苗转向孙鲁班,嘴角微挑,露出孙鲁班似曾相识的笑容。孙鲁班在半空中飘荡的心情一下子落了地,心生薄怒。曹苗这话说得很明白,他会提供一些消息,但这些消息是真是假,能否有用,还要看他们吴人——具体地说,就是她和吕壹——有没有这个本事辨别。
“时辰不早了,曹君还是痛快些吧。”孙鲁班哼了一声。
“喏。”曹苗微微欠身。“关于谣言的事,我曾对公主说过,我曾从王机处听到一个谣言,与谣传吴王非孙氏血脉有类似之处。”
孙鲁班点点头。“我记得,可是你也说了,王机已经死了。”
“王机是死了,可是王机未必就是谣言的始作俑者。”
孙鲁班一愣,眼神亮了起来。吕壹已经听过孙鲁班的转述,也听出了曹苗这句话中暗藏的意思。如果那个谣言不是王机所造,而是另有其人。那武昌的这个谣言也可能是那个人所造。只要曹苗能提供这个人的信息,抓住此人,澄清谣言的机会就可以大大增加。
“那是谁?”
“我不知道是谁。”曹苗收起笑容。“不过,我知道此人可能和另外一个谣言有关。吕君,你应该有所耳闻吧?和我父王有关的那个。”
吕壹略作思索,微微颌首。“曹君说的是今年四月间,洛阳传的那个谣言?”
“正是。我到洛阳之后,曾经追查过这个谣言,追到协律郎钟泰处,线索断了。钟泰说,这个谣言是一个姓尹的人让他传播的。他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尹又是哪个尹,只知道此人身高七尺左右,声音尖细,有些口音,走路姿势也有些特色。”
曹苗完全按照隐蕃的特征描述。他不知道隐蕃以什么身份入境,但他相信,隐蕃很可能就在武昌,按照他提供的这个线索,是有可能抓到人的。
完全虚构一个人是很难的,很多细节全靠想象,难免会出现前后矛盾。吕壹不可能完全相信他,必然会多次追问。一旦他露出破绽,吕壹就会生疑。他按照隐蕃的特征来描述,出错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吕壹自然也就看不出破绽。
至于隐蕃死活,他根本不在乎。如果有可能,他不介意亲自拷问隐蕃。
果然,吕壹再三追问细节。曹苗应答如流,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吕壹最后确认,曹苗说的应该是实话。
虽然这些信息很模糊,却已经指明了方向,也算有了收获。能不能抓到人,就看吴国校事署的能力了。
“多谢曹君。还有一个问题,魏国对我大吴敌意如何?”
“那还用说?”曹苗冷笑一声:“吴王是我大魏文皇帝所封,吴国也是我大魏藩镇。这些年屡次阻击王师就不说了,如今还想称帝自立,朝廷岂能坐视。我相信你们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击破大司马之后称帝。不瞒公主、吕君,朝廷无力征讨,行刺客之事也是迫不得已。当然,你们也别盯着大魏……”
吕壹打断了曹苗。“曹君,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就你所知,魏国派了哪些刺客?”
曹苗神情不悦,沉默了良久。“事先声明,刺客的事,我只是听说,没有确切的消息。”
吕壹盯着曹苗,丝毫不让。
曹苗露出无奈的神情。“你们听说过洛阳的会任之家吗?”
吕壹不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曹苗。
“洛阳最好的刺客,大多在会任之家的金榜上。我与其中一个叫龙楼的打过交道。论个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