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国潮1980>第四百二十四章 新变化
增多,几乎新增加的需求都是要买布料做西装的。

还有和皮尔·卡顿合作的红联服装厂。

也因为订单激增,专门跟部里申请外汇,要从日本引进一条先进的西装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做工精细,缝制烫熨全部实现自动化。

如果建成,预计一年可以生产西服三十万件。

个体户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有人开始倒卖从花城弄过来的港式西服和日式西服。

按说呢,通过紧跟社会热点挣点快钱,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必须肯定这些个体户眼光准,脑子灵。

但有人卖的是滚包西服,这可就比较丧良心了。

因为所谓的“滚包货”,是打着外贸服的名义,入港时被水压机压缩成的一立方米大小的货包而得名。

每包大概有二百件左右的货品,质量参差不齐,款式杂乱。

一般每款仅此一件,有的上面还有血迹。

其实说白了,就是从国外运来的“洋垃圾”,通过港城转道进入内地。

这种货,有毒,只有经过翻新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骗人。

总之,这股风一刮起来,就是从上及下不可抑制之势,无休无止的散发开来。

大到服装厂、百货大楼,中到制衣店、布料店,小到裁缝铺、个体户,统统因此利润激增,且深受其影响。

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皮尔·卡顿专营店利润继续攀升根本毫无悬念,更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反过来,宁卫民在总公司这边,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也就显得尤为诡异了。

他让整个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不禁为之晕头转向。

从宋华桂到前台的接待员,每一个人都摸不着头脑。

那宁卫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

先说明面上的。

借助例会,宁卫民在跟公司汇报完游园会的成果之后,先把后续的书市项目摆了出来。

并且说成是服务局和天坛园方联合提出的建议。

其目的,就是想以一种被动的无奈姿态,来作为自己退出专营店竞争的借口。

宁卫民声称,鉴于斋宫陈列馆的工作日益复杂,而自己能力有限。

他已经没办法同时兼顾专营店的工作。

因此他就只想专心做好斋宫方面的工作。

以稳定斋宫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影响力,以及与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为优先。

那么专营店的业务拓展,就只能靠邹经理尽一把力了。

同时他也提出,考虑到具体工作需要,邹经理今后显然比他更需要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那他也不好再白白占用公司的资源,于是还建议公司就把这辆车划归邹经理使用。

好嘛,就宁卫民的这些建议。

哪一条,都跟小狗满地打滚,露肚皮求饶效果差不多啊。

最关键的还是不明原因啊。

谁都没法相信,也根本想不通,过去的硬骨头,向来都是和大家硬抗到底的宁卫民。

为什么会在自己大有胜算的时候,态度大变,向竞争对手示好。

这不是自毁前程,纯属吃拧了吗?

所以当时的与会现场完全僵住了,大家无比大眼瞪小眼。

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表态了。

甚至就连最大的获益者邹国栋都懵了。

说心里话,他是真想答应,可又有点不敢,他怕宁卫民有诈啊。

最终,还是宋华桂又找宁卫民谈了一次话。

确信宁卫民是真的这么想,纯粹是以公司利益出发,这事儿才算就此确定下来。

然而接下来,还没等大家回过味儿来,没等宋华桂想好怎么补偿宁卫民。

这下子又在私下里继续出招了。

这次是他把邹经理、沙经理这些曾经借过他钱的人一起约到外面去吃饭。

主要的用意就是想缓和和大家的关系。

宁卫民在席间,自称过去年轻不懂事,自私了些,没太在乎职场中的规矩。

其实应该讲究个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能总是自己捞实惠,让别人白白眼看着。

难怪大家都对他有意见。

所以他现在要弥补自己的错误。跟大家商量一下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事儿。

第一件是有关权力。

宁卫民分析了一下公司目前的业务需要和行业优势。

认为是时候让公司联合国家相关部门,举办模特大赛,并且开拓模特经济代理业务的时候了。

这样的话,不但能保证公司始终在行业高端占据优势地位,等于参与了行业规则的制定。

而且这两项业务的开拓,也会带来更多的职位。

不但大家安插亲信,任用私人会很方便。

尤其是一旦他们自己能进入模特大赛的组委会,那今后在整个行业说话都是有份量的。

手里权力含金量绝对不一样了。

还有媒体的曝光度呢?这种大赛等同选美,必然为世人所关注。

能出名,同样也是一种人生资本。

第二件则是有关金钱。

宁卫民居然把自己从邮票上取利的事儿给公开了。

他给大家普及了一下基本的集邮知识,并且介绍了一下邮票的投机状况。

最终结论就是一条,有钱可以大家一块挣。

大家如果愿意参与进来,是由他提供建议,大家自己买邮票投资也好。

有或者是是把钱借给他用,他直接付给大家利息也好。

反正他是把自己挣钱的道儿指给大家了。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四章 新变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