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黄老大只待不到一天就被送去京城。

他的离去并没有掀起任何浪花,甚至所有人都隐隐松一口气。

不是所有的错都有机会重来,人品败多了,总会让人忍不住怀疑动机,何况他的表现确实不大让人信服。

“家里总算平静了。”谢氏忍不住伸一个懒腰。

“孩子们那边让莹莹多照看点,你把手里事情放放,先跟着我学习阵法。”

“娘,我一直都有练习,”谢氏有些得意,“一元阵已经能布置出来,就是只能摆出小的。”

“不错,”姜暖轻叹一声,“既然有天赋就莫要辜负,黄家得未来,说不定靠你了。”

闻言,谢氏大惊,“娘,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说出这话?”

看到儿媳这么激动,姜暖忍不住笑了,“别胡思乱想,我只是觉得家里除了你没人有这方面的天赋。”

“真的?”谢氏依旧有些狐疑。

“当然,不然你以为呢?”

“我以为娘要瞒着人做什么事。”

“怎么可能?”故作淡定地笑笑,又安抚儿媳一阵,姜暖才离开。

神魂不圆满,始终是个隐患,她决定把接下来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转眼,两个月已逝,卧龙村一如往日般宁静。

突然,谢氏拿着信,匆匆忙地跑过来,“娘,相公来信了,相公终于来信了!”

“说了什么?”

“日期是一个月前,他和姜朝通过了西北军的考验,已经被任命为冲锋将和参将,准备查探甘丹。”说着,谢氏皱起鼻子,“这封信只说这么多,没别的了。”

此时的她,恨不得把自家男人拉过来捶一顿。

吃的怎么样穿的怎么样、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受排挤、可有把握对付甘丹...一样都没说。

烽火连天日,家书值万金,隔着几千里送一封信多不容易,怎么只有短短两页呢,再怎么样也要凑够十七八张才行吧?

闻言,姜暖戏谑地开口,“惦记了?”

“毕竟西北战火之地,多少有点担心,”顿一下,谢氏直接投到姜暖怀里,“娘,我想相公了。”

“之前巴不得他走的是谁?”姜暖好笑地摇摇头,“想去西北也成,什么时候把迷阵和防御阵都学会什么时候去。”

谢氏有天赋,也有婆婆手把手教导,比姜暖少走很多弯路,阵法的进境并不慢。

饶是如此,此时的她依旧无法布置出防御阵,当即,蔫哒哒地低下头,“至少还要半个月呢。”

“所以,好好努力吧!”

“儿媳尽量吧。”谢氏的声音虽失落,却没有抱怨什么。

她也明白,婆婆是为了自己好,西北那等战火之地,没有自保之力,万不能涉足。

谢氏离开后,姜暖拿出一封暗卫送过来的秘信,眉头紧锁起来。

西北的战况,似乎有些微妙,甘丹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呢?

想了想,回了一封信送回去。

西北边境。

甘丹大营,姜朝和黄老二身穿甘丹服饰,猥琐而飞快地穿梭一个又一个营帐。

两人会面时,姜朝压低声音问,“老二,你那边可有发现?”

“没找到,你呢?”

“我也没找到,但是有了点线索,走,这里不合适说话,找个安全的地方再说。”

“嗯!”

少倾,两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山坡换衣服,“姜朝,你是不是推测错了,甘丹的粮草,怎么会放在这里?对面就是大周营帐,他们不怕泄露出去?”

“就在这,不会有错,”姜朝说的很肯定,“咱们探查半个月了,甘丹兵力分布一直不均匀,还经常调动,只有这个地方,士卒从来没有少于一万,肯定有重要东西需要镇守,还有什么比粮草更重要?”

一番条理清晰的话,说的黄老二立刻哑然。

“可是过了三天咱们还没有找到,总不能继续跟个苍蝇似的乱莽吧?”

“当然不是,”姜朝眼眸眯起,一抹精光浮现,“咱们已经把东南西三个方位搜寻一遍,只剩下北边了。”

“嗯,回去再多带点人过来搜查,只有咱们两个,怕是来不及动作。”顿一下,黄老二有些肉痛,“可惜了,这批粮食只能烧掉,不然带回大营,还能给将士们加加餐。”

不到边疆来,永远不知道戍边的士卒日子有多苦。

才十月,已经成片的大雪,穿着厚厚的棉衣都觉得冷风入骨。

当然,这并不包括黄老二和姜朝。

经常练习功法的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抗寒能力,都比普通人强好几倍。

“没什么可惜的,咱们吃不了,甘丹也是一样,谁也落不到便宜,但是,甘丹损失更严重。”

姜朝的逻辑很简单,都占不了便宜,谁损失大谁倒霉。

闻言,黄老二深以为同的点头,完全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甘丹:老子自己的粮食关你们什么事?

少倾,姜朝抬头,看着茫茫大雪,忍不住揉揉眼睛,“这里不宜久留,咱们先回去,重新拟定一个计划。”

“行,”黄老二掏出一把肉干,“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三十里的路呢,还要一段时间。”

闻言,姜朝狐疑地问,“哪来的肉干?怎么像甘丹的?”

“就是他们营帐顺的,”不等姜朝开口,黄老二立刻保证,“不会有人发现的,厨房乱糟糟的,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那行吧!”

姜朝不再纠结,骑马扬鞭,匆匆向营地赶过去


状态提示:第832章 探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