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626章 魔都

1270年,9月13日,上海镇,浦东商站。

“啊,这不是张兄弟吗?这次又带来不少人啊。”

“哈哈,都是族里乡里的弟兄乡亲,家里造了灾,帮衬他们一把,也带他们见见世面。”

“好嘞,今天人多,你们先领了牌子排着,登记好了等上半个月就能上船了。”

“知道知道,规矩都懂得呢,我这就去了。”

“好,慢走!”

浦东商站的“人市”外,两名熟人相遇了。

其中一人穿着时兴的长款风衣,看上去是沾染了东海风俗的商人,另一人则是传统的打扮。后者带着十多名面黄肌瘦农民,他们神情看上去都懵懵憧憧的,好奇而恐惧地打量着商站附近的高大建筑、整洁街道和远处的入云大船。

两人随意寒暄了一阵,便分道扬镳了,一人带着农民们进入了院子里,另一人则脚步飞快地走开了——这就与一般城市中闲适的市民完全不同,是快节奏的大城市中特有的现象。

随着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这处应许之地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从北承接东海国的技术文化输入,从南购入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从西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输入物资,从东边盛产金银的日本输入贵金属,再加上本身所在的江南地区也是当今世界上gd最高的单一区域,想不发达都难。

现在的上海港,商船云集,高楼密布,已经很有点大都会的味道了,风头甚至盖过了开发更早的崇明岛,成为江口首屈一指的商业港口。

这处港口,不仅有天量的货币和商品汇聚过来,也有大量的人口向这里聚集。

这所谓的“人市”,实际上是“上海浦东职业介绍所”,是东海商站开办的撮合雇员和雇主的正规机构。当年这里新开的时候,是叫“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人市”这么个惊悚的名字,后来赶紧给改了名。不过为时已晚矣,人市之名已经臭名远播了。

其实也大差不差,现在的初级商业社会中很少有自由职业者,大多数人都是终身就业的,也不怎么需要介绍工作。而这个职业介绍所,更多的是专业的“中介”凭借自己的信誉从家乡招募来工人,然后“介绍”给需要用工的单位并收取一笔“介绍费”,和贩卖也相差无几了。

这些需要用工的单位,绝大多数有着或多或少的东海背景。有的是东海国的企业招募工人,有的是海商招募海员,有的是东海国的海外自治领招募移民,甚至还有劳工部亲自下场,招徕前往本土的移民的,不过条件也苛刻许多。

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极其旺盛,几乎是有多少收多少,不过要是换了十年前,他们就是把前景吹出天来,也忽悠不到多少人出海。是因为在这十年里,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鼓吹海外的富庶,同时又不断有发了财的冒险客返乡现身说法,口耳相传下在民间建立了影响力,现在才能有这么多人“应聘”,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每年足可输出以万计的移民。

这些移民与外国移民混合在一起,前往东海本土或各海外领,成为年入数十银元的城市工人或坐拥数百亩地的富农,也将华夏文明和东海影响力牢牢地传播了出去。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过大,富庶的表象下有着大量贫困人口,才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一现象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东海人把这些移民调运出去,无疑对东海、对移民、对华夏文明都是有利的,可谓三赢。然而,这种三赢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引发了更多持传统观念的人的不满。

“哼,北风一起,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被运出海去。天杀的,东海人真是造孽,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街另一边的茶楼上,一名老士绅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愤愤不平地如此说道。

实际上他并非东海体系下的受害者,反而是受益者。他家是上海镇的原住民,浦东商站设立之后,他们借着东风在附近开了茶楼,并且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拿来贩卖,获利颇丰,日子比以前是舒服多了。不过由于阶级身份和传统观念是一时改变不了的,所以这名老者依然对东海人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很是看不惯。

传统观念里,真正的财富一是土地,二就是人口了。不管佃户在他们手底下活得多么惨,但只要有人在,多少就能交上去一点租子,而把人雇走了,无疑就是强夺他们的财富了。

当年北条家因为东海人招募移民的举动愤而锁国,其实江南士绅对此的态度也差不多,只不过这几年东海国风头正劲,似乎朝中有人的样子,而另一方面大量收购棉花生丝又弥补了他们的收益,所以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反抗。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招募移民的力度指数级增长,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无视的程度,反对的声浪就再也压不住了……讽刺的是,东海人一书人,而这些人也是旧体制的主要受益者,纵使媒体是新的,也改变不了旧的思路啊。

老士绅对面的另一名老士绅听了他的抱怨,也感同身受地说道:“是啊,现在我家的租子都从一石降到八斗了,实在是没办法,不降的话,那些刁民不就进城去扛活了?哼,这些奸商大发其财,背后却是民生困顿,着实可恶!本来士民工商,商居其末,各司其职,社


状态提示:第626章 魔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