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佛系科技>517 极品拥趸
那边带句话。不过话又说回来,王宇飞也认同这位教授的建议。

既然曹师兄选择了在量子计算机实验室工作,接下来的确需要对量子物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制造小智几乎是他手把手指导的,但是接些来他的精力不可能一直放在小智这块。

未来小智还需要升级,量子计算机微型化还得继续研发,当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别处的时候,自然还是希望实验室这些人能独挡一面的。

尤其是小智二号的建设是个很好的契机。

曹路平跟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有建设小智一号的经验,约翰教授则有深厚的量子物理理论基础,在圣塔芭芭拉大学本就是博士生导师,秉着不能物尽其用就是犯罪的原则,在小智二号的建设过程中,正好让约翰教授给实验室所有人恶补一番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

最多只是现在更辛苦些,王宇飞相信一个能凌晨被叫起来还充满斗志的人,这点点苦肯定是能吃的。

不止是曹路平跟现在曹路平带的两个团队,负责小智一号的团队也得跟着轮换,让老约翰辛苦些,这样等到小智二号建设成功的时候,基本上现在实验室里所有人对量子力学也应该能有较深的理解了。

一念至此,王宇飞立刻决定开个会,实验室集体学习计划正式推进。

……

时光荏苒。

自从实验室开始推进学习计划,大家分批去向约翰·马丁尼斯学习量子物理知识,大概是被相对论所熏陶,大家普遍反应时间突然过的特别快。

尤其是负责小智二号的团队。

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每天都还没能弄明白几个概念时间就过去了。

更可怕的是,以前只是操作实验室仪器,什么都不用想,自从开始学习量子物理,各种问题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什么量子隧穿、离子阱、薛定谔方程、第三常数方程……

一边被各种量子力学知识颠覆,一边被小智颠覆。

以前只觉得小智很牛,却并不清楚小智到底牛到什么程度。

现在大家知道了,经过约翰教授的洗脑之后,大家终于明白了,他们亲手造出的小智已经是牛到没朋友的存在。

而约翰·马丁尼斯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王宇飞升起了无限崇拜的情绪。

是的,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违和。

年过五十的国外老教授对一个刚成年的少年升起了崇拜的情绪。

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原因是这段时间对实验室众人的培训让老约翰了解了一个诡异的事实,整个实验室除了王宇飞外就没有一个对量子力学有较深理解的研究员。

混熟了之后老约翰也旁敲侧击打听出了小智的出世过程。

更是从这些研究员的邮箱中看到了详细到让人发指的实验室指令。

换句话说,实验室里虽然很专业的分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实际上所有这些任务都是早已经规划好的,而且这些规划是按天发放的。

每天都有详细到让人发指的试验计划发到他们的邮箱里,而且还包含了详尽的图纸。

研究员跟助理所要做的是按照这些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试验计划,并记录数据。

当然也有需要具体动手的,比如钻石晶体的切割跟打磨。

但这些工作有了那些精细的设备做辅助,并不是什么难事,更别提光刻的电路同样是早已经设计好的。

毫无疑问,做这些试验计划的就是王宇飞,那个提出了第三常数猜想,并解决了其中三个关键问题的少年。

这就是他崇拜王宇飞的原因了。

站在老约翰的角度来看,这完全就是凭一己之力,把一帮猪队友,活生生带成了王者!

这里并不是鄙视曹师兄等实验室研究员们的智商,猪队友仅仅专指量子力学领域。毕竟如果真要说到曹师兄擅长的脑机互动领域,王宇飞的这帮师兄师姐反过来能甩老约翰几条街。

好吧,起码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做不到带着一帮之前压根没有学过量子力学的人来研究量子计算机还能出成绩,他认识的那些大科学家里面也没谁能做到这种程度。

毕竟量子计算机跟量子力学联系的太紧密了。可以说量子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就是量子力学研究的那些现象。

这脑袋得是怎么长的,才能把各种实验室问题考虑的如此细致,而且精力还必须极为旺盛。

老约翰在得知这一切之后,曾想尝试着模仿王宇飞的方法来制定更详细的试验计划,来加快小智二号的筹备进度,但没两天他便放弃了。

并了解到了这种操作到底有多困难。

要坐在电脑前,把第二天七个实验室所有计划都脑补出来,还要敏锐的抓住难点跟重点,提前做好提示。

神呐,给他现成的图纸跟设计,老约翰都没法如此轻松的控制每一个实验室进度,更别提当初王宇飞做这些的可以说是从无到有。

最最最最最可怕的是,老约翰还从曹路平口中得到王宇飞其实跟实验室所有人一样,并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过物理。王宇飞的本科专业其实跟他一样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时期所选择的方向是神经信号处理及专用芯片设计,研究的课题则是脑机交互。

所以他才会是王宇飞的师兄,因为两人有同一个老师,国内研究脑机交互技术的佼佼者,高德元教授。之所以王宇飞能研究出第三常数,量子


状态提示:517 极品拥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