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带着系统来大唐>第973章 初闻李庄心攒动(第四更)

士兵拿着壶讲解,外面是帆布套。

拿出来,是铁皮壶,一抽,一个壶出现,剩下的是个壶没有壶嘴部位的壳子。

壳子上有一个折叠的金属条,抬起来,这个壳的下面还有一个盖。

抓着铁条,可以把装壶的壳平端起来。

铁条打开折过去,卡在另一边上,又能吊在什么东西上。

然后这个盖还能把壳上面的口给盖上,可以煮饭、炖菜。

百姓和俘虏看傻眼了,谁弄出来的?心灵手巧啊。

他们会用了,用那个壳子装汤,大家轮换着喝,那个盖也能装一点汤。

“现在我大唐军队已经用上这么好的东西了?”

一个百姓喝口汤,感觉浑身上下都暖和,询问起来。

“边关精锐部队有,其他的还没有,李家庄子做不出来那么多。”旁边的唐兵端着汤说。

“这仗我们会打赢吗?”百姓又问。

“会,以后再没有大唐人叫别人掠去了。”士兵轻声说道。

他知道身边的大唐百姓是怎么回事儿,吐蕃偷袭,大唐军队支援不及。

现在边关驻军数量增加,百姓在后面。

将士们吃的东西也好了,还有酒精、纱布等东西,大家学会怎样处理伤口。

通常一场战斗下来,许多人不是死在战场上,是战后伤口感染上,对,叫感染。

流血不止的,用手堵不住,用泥巴也糊不住,流着流着,人就凉了。

现在流血就缝,大的血管都能套着缝,然后再包住,慢慢的就能长好。

血流的少,吃点好东西,只要比流的血补的快,终归能长上。

至于划一道大口子,也能缝上,再包扎,出了脓血,清理一下,继续包。

只要有酒精,就不怕感染死掉。

双方都是一万人,一场仗打下来,各自死一千,四千受伤。

自己大唐的怎么也能活下来三千五百人,敌人可能就活五百。

打几仗就把敌人给打没了。

士兵这么想着,顺嘴把想法说给百姓听。

百姓们就爱听这个,听自己的大唐强大,等着抓了人回去把家人换回来。

“酒精是哪来的?”另一个百姓不知道酒精是什么,他琢磨着跟酒差不多,成精了。

“李家庄子给,还有棉花,我们用的棉花叫什么脱脂棉。”士兵回答。

“又是李家庄子。”刚吃了一把自己带着的青稞米的百姓发现关键词。

于是士兵们又给百姓讲起李家庄子的故事。

快到半夜的时候,另一群人回来,他们带回来了吐蕃的辎重将领,活的。

活的将领比死的值钱,一个人能换很多大唐百姓。

另外的一些吐蕃士兵,加起来,活着的有三百三十人,其他的全死了。

大唐兵先给自己人处理伤口,再帮着吐蕃士兵处理。

这三百三十人,估计能换回来至少一千个大唐的百姓,看对方有多么看重。

张孝嵩早吃完了休息,俘虏抓回来,询问一下数量,他脸上有了笑容。

“这回能把大唐的百姓全换回来,吐蕃空虚,郭知运只要不白痴,他会知道怎么打。”

张孝嵩计算的不是三百三十个俘虏,他估算大局。

他不去攻击吐蕃那里与阿史那献、葛逻禄对峙的吐蕃大部队。

他就带着优势兵力拦截吐蕃的辎重,吐蕃不可能派一万精兵来押运粮草。

即便派一万,自己不计代价也能打赢。

还有炸药包和手雷在,配合上热气球与望远镜,实在是太好用了。

张孝嵩喜欢新的东西,他发现望远镜最大的作用是让敌人找不到自己。

对付敌军斥候最惯用,斥候的数量少,每回都能给包了。

敌人只能通过地上的痕迹来判断自己一方的位置和人数。

热气球强得不讲道理,飞在天上,远远能够发现敌军队伍,密密麻麻的小点一看到,几十里外。

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相当于半天的行程。

想着,张孝嵩又睡去,等明天看看还有吐蕃的辎重队伍没,没有就主动去迎迎。

大唐的百姓吃完也睡觉,他们盖着吐蕃士兵的衣服,死掉的士兵衣服。

吐蕃奴隶得到了死马的马皮,仅仅用草木灰抹过的,味道很浓,他们却并不在乎,两三个人盖一个。

今晚对于大唐百姓和吐蕃的奴隶就是幸福的,不然他们晚上也要睡觉,一路走过来,相互挤着睡。

早上的太阳升起来,唐兵开始做饭,还是炖马肉,顺便煮热水,用中成药,用来消炎和降温的。

伤员受伤后,白血球增加,受伤的位置体液多,形成脓血,处理一下,重新包扎,灌下药。

伤员发烧的多,并不一定是感染,本身劳累,受伤后的身体机能下降。

这个时候就把马肉煮成浓汤他们喝,补充蛋白质。

有野鸟蛋,也冲了开水给他们喝。

发烧吃鸡蛋与否需要辨证,吃了补充蛋白质,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又会增加热量。

所以说,吃蛋要考虑物理降温,同时不吃煮的,以免难以消化。

“留五百人在河边照看伤员和俘虏,其他人跟我去找吐蕃的后续辎重队伍。”

张孝嵩吃过早饭,安排好人手,这里升起个热气球,他带队出发。

受伤比较重的,或者是发烧的唐兵开始睡觉,坐着睡,靠在某个东西上,这样避免食道中的食物外流。

他们要等着消化一会儿之后多喝白开水降温,


状态提示:第973章 初闻李庄心攒动(第四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