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

在确认威利尔离开后,宴会沉寂的氛围马上便活跃了起来。

之前还三三两两凑在一块,一边享受已经久违的美食,一边聊些没意义话题的顺带观望局势的贵族们。

几乎是掐着他离席的后脚,开始干起自己的’本职工作’。

也就是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到洛萨两人跟前搭话,隐晦表达出在‘某些事情’上,会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的态度。

这其中。

尤其以之前接受威利尔拉拢,在贵族会议中公开支持要给卡塔尔以处罚的那些人。

言辞最为露骨,态度最为殷勤。

虽然洛萨口中所说的那些都还没能得到证实。

但是在应对埃辛岛方面,’可能’存在的’打压全体贵族力量’的潜在危机时。

队伍中有一个能够担任领头羊的角色存在,显然是最符合众贵族利益的。

无论是作为报团取暖时的中心火炉,还是背弃时有价值的投名状。

亦或只是单纯当做验明大公态度的风向标来说。

都是如此。

更何况,因为洛萨此前主动放手的主张。

哪怕威利尔和他的幕僚团队意识到了其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基于自己所持有的,尽可能削弱贵族力量的立场。

到底也没有狠下心肠,在拉拢贵族上投注太高的价码。

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之前,得到十块钱和失去一百块钱的意愿对比,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决定众人行为最主要的因素。

而对于贵族们这种各怀鬼胎的靠拢,重新收拾好心情的门罗都在洛萨的指点下,全程畅笑、来者不拒。

反正是谁都不会相信的场面话,也权当充场子就是,不要白不要。

所以说,人的思维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只是想到了或者没想到之间二选一的简单区别,就能够让一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威利尔这又一次失败,的确败的不冤。

事实上,不只是其他贵族因为洛萨的一番话而态度大变。

就连他自己,也在洛萨拿出被哈瓦拿率军突袭的事例后,心念动摇的厉害。

由哉蒙点燃导火索的战乱一开始,哈瓦拿担任市长的菲尔比恩,以及受其挟制的彩虹关隘,就开始流露出独立于埃辛岛之外的意思。

但在大公坐镇的宫廷中,却始终没有对此事的正面回应。

这也是洛萨拿哈瓦拿作旁证,对挑动贵族们的警惕心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原因。

在以往的时候,威利尔也都认可赛卢迦戈大公‘家丑不可外扬’的说辞,对外三缄其口,不作表态。

但经过洛萨刻意诱导,加上上次他代表大公与盟军接触时的隐情。

却由不得威利尔不多想一些。

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在得知哈瓦拿被俘一事上,最开始的愤怒过后。

内心深处,还藏着些轻松,和报复的快感吧。

由此可见,想的多不多,与能不能想到关键点。

其实也不是必然的关系。

……

只是短短三天的时间。

经由威利尔传回的消息,认识到事情重要性的埃辛岛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工作效率。认赌服输,开始给这一系列事件盖棺定论

最主要的,自然就是一份召门罗都前往埃辛岛,举行伯爵授予仪式的文书。

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同意门罗都继任伯爵之位,让赛卢迦戈大公有几分投降输一半的不爽。

此次爵位授予仪式,以战时从简的名义,并没有召集其他贵族前往观礼。

算是一个迷惑操作。

虽然洛萨从一开始,就没有主动送菜上门的意思就是了。

另外就是‘顺便’的,就众贵族最关心的‘针对卡塔尔家族真实意图’一事,带来了大公的口头回应。

首先,以威利尔再次被动背锅,被斥责“不该自作主张”云云为引。

使者传达了赛卢迦戈大公对洛萨“口无遮拦,有挑动公国矛盾,扰乱贵族间和睦关系之嫌”的强烈不满。

然后念在他“对公国有突出功劳”的份上,只是口头斥责,姑且“不予追究”。

其用意,也无非是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顺理成章地定下洛萨有重大过错的基调,进而抹消他在这场战争中的功绩罢了。

而在广受关注的哈瓦拿侵犯他领地一事上,则只是轻描淡写地给了一个“不知情”的回复。

这样推得一干二净的答复,显然并不能让卡塔尔城内,等待多时吃瓜人群感到满意。

但是没办法,人家毕竟是公国之主,有这等霸气是他的专属权利。

能够只是一个意图就逼得门罗都无计可施。

自然也可以用一个简短的回复,让心怀不满的贵族压下自己的想法,不敢跳出来当出头鸟。

而且说归说,相比于絮絮叨叨解释一大堆。

这样底气十足,充满个人气度的回复,反而更让众贵族认可一些。

按理来说,既然一国之主已经做出了妥协让步,又有大胜侯爵军的兵锋在旁。

扮演吃瓜群众的众贵族,就该到了各回各家的时候才对。

然而一个不信邪的人新一**作,再次吸引了大量的注意。

洛萨。

在送门罗都登船,前往埃辛岛正式继任伯爵之后。

面对大公使者,他先是以哈瓦拿深受重伤,需要在领地中静养为由,拒绝将这位让大公恨得牙痒痒的三子,交接出去。

转过头,又好


状态提示:第115章回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