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南明汹涌>第十四章 明李骚动

且说,南明明李李存真集合了众人之智开始改革国内经济和政治制度。仅仅过了六个月,国内的经济形势好了起来,但是政治形势不仅没有稳定,反而开始有了一些动荡。

殿前会议中常琨说道:“虽然现在我们的赋税大幅度增加了,但是江南和浙江两个省却已经开始骚动起来。”

李存真听了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具体怎么样?”

常琨回答:“重新丈量土地,然后按照田亩收税,这实际上是动了缙绅的利益,这些人岂能善罢甘休?目前据我们的村官、武装部长以及其他人员上报来的情况来看,浙江和江南两个地区已经逐渐有要形成大规模暴乱的趋势了。”

李存真听了吃了一惊问道:“他们是如何串联的?”

串联这个词其实还是常琨第一次听到,但是跟了李存真也不下十五年了,稍一动脑筋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说道:“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是亲戚关系。不少都是一个宗族的。这些人在崇祯的时候就开始抗税,在朝廷有人,现在虽然已经在朝廷失势了,但是在地方还是很有势力的,想要串联也不是难事。况且,很多人经商,自然知道怎么传递消息。”

李存真听了点头说道:“我也想到了这一层。这些人在崇祯朝的时候不交钱,南京城破的时候有的人交钱百万也不能免死。这些人势力太大了。当年崇祯还想着要迁都南京,嘿嘿,不是我看不起他,就算他迁都南京也会被江南地主士绅搞得晕头转向,弄不好会比隆武帝还要惨。这也是咱们把满清打败了,不然,满清一定会收拾这些缙绅的。”

其实,在顺治末年康熙初年的时候,江南地区接连发生大案,一方面满清是为了巩固统治,另外一方面就是借着大案敛财,充实满清朝廷的国库。

“现在怎么办?”常琨问道,“要不要立刻动手?”

李存真问:“怎么动手?”

“以意图谋反的名义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

“你有证据吗?”李存真问。

常琨眼珠乱转,回答:“没有证据也可以给弄出证据来。”

李存真听罢想了想,旋即摇了摇头说道:“不妥,不妥。”

“有何不妥?”常琨回答,“我绝对让人看不出破绽。”

李存真说道:“你的能力我了解,要说破绽那是决计看不出来的。不过……你还是不懂。这个世上的人啊,看问题不会向你和我一样凭借逻辑来的。很多时候都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凭借自己的……自己的本能来看问题。就算你把事情做的天衣无缝,但是还是会被人认为是针对,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去看你这个天衣。你想想,我们原本在南洋做海盗,很多江南的文人不和我们合作不就是因为我们是海盗吗?现在我们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死了多少人,打了多少仗,你再想一想,之前我们受了多少苦?后来我们实施三科科举,拉拢儒释道,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的知识分子,好不容易拉拢了一小部分。现在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包括一些村官都上任了。突然之间,我们就开始重新丈量土地,然后缙绅们就会以某些罪名被捕,然后呢?他们的土地被充公,他们家里面的很多人或者被判刑或者被流放。我问你,如果是你你怎么看?怕是不管证据多么健全你就不会相信,或者你根本就不会去看什么证据吧?这显然就是卸磨杀驴,你会不会这么认为?”

“这……”常琨拧着眉毛,搓着自己下巴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存真继续说道:“如果是想要掠夺,那现在必须下手。换了满清,满清一定会动手的。这也就导致满清长期统治不稳定,总是在动荡之中,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满清是以小族临大国。主要是因为满清没能取信于民。我们不是掠夺,而是要统治,建立一个稳定的国家,必须取信于民。”

常琨说道:“殿下,如果现在不动手,可能这些人就会越来越胆大,搞不好会闹出事情来。”

李存真道:“即便如此,这些人没有谋反仍然不能就此处理了。必须让这些人真的谋反,真的做出‘伤天害理’的事,然后我们再动手,让所有的人不得不闭嘴,这才是上策。否则,说什么未雨绸缪,挫败阴谋都会落下口实。落下口实就会造成不信任,老百姓很多都会被知识分子的舆lùn_gōng势所操控,统治不稳定会犯了大忌。”

“那怎么办?”常琨问道,“就由着他们?”

李存真笑了笑说道:“你忘了我们这里有一个乡村专家?”

“乡村……乡村专家?”常琨真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乡村专家?”常琨想了半天,突然好似灵光一闪,问道,“莫不是魏春城吗?”

“然也!”

很快,命令便下达给了魏春城。然而,魏春城却也不是个笨人,非要拉着姚启圣一起去办事。

李存真问道:“魏生可有良策?”

魏春城回答:“臣以为殿下所言甚是,如果这些人还没有谋反,更没有什么明显的反迹是万万不能捉拿的。而且,这个时候捉拿很可能会连累好人。因为必然是要审问的,很多人为了能够脱罪,肯定是攀咬他人,到时候办还是不办就搞不清楚了,到底有哪些人参与谋反其实也说不清楚了。”

“既然你也这么认为,那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魏春城回答:“有道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干谋反这类事想要成功就必须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明李骚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