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两面旗帜。如果论起埋葬明王朝,李自成自然是首屈一指。
但是若是论起抗清来,李自成着实是不如张献忠的。
李自成的结局很有戏剧性,是被自己人误伤后不治身亡。相比之下,张献忠轰轰烈烈地牺牲在了抗清斗争的战场上,更像是个英雄。尽管在打击明王朝的时候他真的很不英雄,但是终究是因抗清而死。大丈夫死于民族,死得其所。
李自成牺牲后,闯营经过一系列的失败,为抗清转战了小半个中国后,在顺治八年左右幸存下来的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贺珍、李本营、党守素等人回到了川鄂边区,在这里他们等联合抗清地主武装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马腾云、塔天宝,以兴、房、竹、巫、奉一带为根据地,坚持抗清。
众人推举刘体纯主持军务,划分为十六营,分据川东、鄂西诸山中,边务农边练兵。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李存真读史,一直觉得很邪门。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张献忠竟然全都战死了,没有一个人率领部众能从始至终与清军对抗十几年。到了康熙接替他的老子顺治继位的时候,永历皇帝、李定国、郑成功这些南明大佬居然全都不约而同的去世,使康熙面对的都是二流货色。
如若不然,李定国联合西南土司,郑成功以商业加军工的初期资本主义扩张模式,两家合作,一个东南海疆一个西南内陆与满清争斗未必没有机会。
就连蒋光头在抗战中都能苦撑待变,翻盘成功。更何况李定国、郑成功这样的雄才了。假以时日,说不定就能一举翻盘,使满清入关后二世而亡。应验了那一句“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谶语。
然而,历史却没有选择汉人,冥冥中似乎真的有死神,一出手就掐灭了所有的希望。历史上,康熙元年至二年,清军攻打夔东,夔东明军也灰飞烟灭了。
闯营抗清也不如西营战果辉煌。但是,闯营铁骨一点不输西营。
刘体纯全家自缢,李来亨阖家**,为头发衣冠,决死不降。其他人,或战败自尽,或被俘牺牲,即便是郝摇旗这种没有私德的家伙竟然也没有投降,为汉家死节了。
相比之下,西营李定国本人虽然客死荒蛮,但是其子李嗣兴却降清了,还担任了满清宁夏总兵。
所以说,谁是英雄谁是好汉,不能仅只看战果,更应该看中气节,即便是郝摇旗也是好样的。
难道真的是满清天命所归吗?在原本的时空之内是这样的。
不过,辩证法一直在起作用——有利有弊。老天让满人崛起,使中华惨遭百年浩劫,可能为的就是让另一个更为伟大的千古伟人,“真正的千古一帝”,力挽狂澜登上历史舞台!
现在,李存真穿越了,他处处要学伟人,唯恐学得不像学得不好,兴许,看着他努力的样子,天意也有所转变吧。
李存真知道夔东乃是农民军,这群人可能会有较强的小农意识。但是,李存真深信伟人的话——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因此,无论如何也希望能够联合夔东。
由于早就了解闯营对民族的忠烈,李存真便放心大胆地,明目张胆地要联合他们,心道:即便是反对我,终究不会跑到满清那边去。不去满清那边的就是朋友。
但是,遗憾的是,夔东和江南并不连通,想要为夔东输血难上加难。占据南京之后,李存真只派出几波使者表达联合的意愿,但是到了吴王元年,两家其实从来没有过真正的联合。
夔东抗清以来闹出最大的动静就是在都师文安之的率领之下进攻重庆,一个是为了打开战略困境,另外一个就是为了吸引西南清军的兵力,为西营减轻压力。
夔东水陆并进,一开始战役进展得非常顺利,眼看重庆就要拿下,三谭之一的谭文被叛变的谭诣、谭宏率众杀死,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终于导致夔东进攻重庆功败垂成。
更让人悲伤的是,重庆之战失败之后不久,能够十三家关系并事实节制夔东十三家的督师文安之病逝,闯营士气,特别是夔东诸将的反清信心受到了巨大打击。很快,磨盘山失败的消息又传到了夔东,夔东众将士气更加衰落。
郑成功南京之战功败垂成,导致夔东诸将认为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了。有人开始下山投降。但是,那些坚定的闯营将领却一直坚持抗清,一边务农一边练兵,等待最后的岁月……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夔东内部往来了不多,然而满清的进攻似乎也放缓了很多。夔东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间有也有所显露。特别是刘体纯被奉为夔东之主,但是李来亨、袁宗第、郝摇旗这群人对他也是阳奉阴违。
直到,李存真攻克南京的消息传来,这才让夔东一扫阴霾。不久之后,夔东竟然迎来了南京李存真的使者。希望夔东能够出兵,两家一起夹击湖广。
夔东正乱哄哄地商量要不要出兵,便遭到了李国英率领的清军的围剿。
满清的这场围剿其实主要是为了配合满清“三路夹攻”的。目的是使洪承畴的清军可以不受牵制,从湖广的荆州、襄阳一线从容地顺江而下攻击南京,援助顺治的北路军和李率泰的南路军。
然而,夔东并不是吃素的,见李国英、董学礼和王一正等率军围剿,便已经判断出李存真肯定是在东面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