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和父亲加教主的范长生决裂了,但年轻气盛的范贲却不是丧家之犬,跑出来的时候是带着资源的。之所以决裂,外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路线之争,然后,是因为一笔陈年旧账的“大白天下”而引发的父子之间分外眼红的人伦惨剧。
一开始,眼见着黑翼教,作为没什么内涵,满嘴歪理邪说的外来垃圾产品在巴蜀地区扩张极其迅速,在某些点位上已经对天师道形成了威胁(类似于现在底特律郡的状况),作为激进派的代表,以接班人自居的范贲自然希望能够立刻做出回应,不能被人看成是软柿子,可是,作为唯一的最高决策人,范长生不知道是年纪大了暮气沉沉,还是想来个后发制人,居然一直是在退让,在做出现的几次摩擦中都是韬光养晦、息事宁人的姿态。
这样的做法,也许是有着什么深不可测的内涵,但是,在外界看来,就是怂了,结果,不仅让黑翼教的气焰更加嚣张,本派人士都有些抬不起头,一些年轻人忍无可忍还击也没有得到上级的强力支撑,最后落得个非死即伤的下场,而范长生,居然还是无动于衷不说,反过来还劝诫教众,要做到养气和养神,声称“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语重心长的指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而和那些凡夫俗子们好勇斗狠,是不利于这种修行的,同时还强调: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道法自然”,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才是吾等修道之人的至高境界。
所谓矛盾和摩擦,权当是一种修行和历练了吧。
这种说法倒也有一定道理,再加上范长生几十年来的威望,算是安抚住了部分群众,但,还有一些人在范贲的聒噪下,依旧是跃跃欲试,要好好和黑翼教掰掰手腕,更有甚者直接对范长生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谁说修道之人就一定要清静无为了?真要是清静无为了,还有我们今天的强盛局面吗?而且,纵观历史,咱们也从来不是一味忍让退缩的吧?大贤良师当年振臂一呼,滔天巨浪险些掀翻了大汉的时候,张修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以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而张鲁,正是通过做掉张修夺其众,才有了自己的一番作为;后来面对刘璋的种种紧逼,又与之决裂对抗(正是因为这次翻脸,间接导致引狼入室把刘备给招来了),可见,都是血气方刚,哪来的一味退缩忍让?清静无为,是内在的修为,不能成为我们对外软弱,只会嘴炮抗议的遮羞布!
结果,骂的倒是爽了,却牵扯出来了一段不宜公开的事情,在范长生的努力下,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天师道的历史教材已经做了修订,“官方”确认了张道陵—张衡—张鲁这样的发迹史,并且,这个发迹史还是极为“伟光正”,像张鲁通过其高颜值的母亲经常往来刘焉家中来巩固势力发展壮大的情节是决然看不到的——也正因此,成汉的著名史学家陈寿,在其修撰公开发表的一些作品(并非三国历史,本时空这个知识点也被扭曲了)中,因为提到了这一点而被定性为最不受欢迎的人,遭到了天师道的全力抵制,最后因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而被迫撤销言lùn_gōng开道歉而告终(但即便如此,这等很受欢迎的故事情节还是在民间传播开来)。而嗄昝牵八卦一些桃色新闻也行啊,偏偏在无意中,把张修这个在范长生主编的教材中彻底删节掉的人物给重提出来了。
在改版教材之前,即便是教内,也流传一种说法,即天师道的真正创立者并非是张道陵祖孙三代,而是不受待见的张修,本来张修和张鲁同为刘焉所用(许是为了相互制衡),但张鲁却用了不太光彩的手段干掉了张修,兼并了他的部众。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弱肉强食的世界嘛,只是,相传一开始张道陵是在青城山“除鬼”,并在青城山改造“鬼城”,以鬼道治民。其子张衡妻“始以鬼道”、“兼挟鬼道”,“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其孙张鲁在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而真正玩五斗米道的,是张修,也正是兼并了张修之后,张鲁不仅吞并了他的部众,还高仿复制了其五斗米道的体系制度之后,再借助与刘焉(母亲的功劳)的关系真正壮大起来,以至于世间早有人怀疑:张鲁之法皆抄袭自张修,更因为杀了张修,不想让世人知道是抄袭人家(反正被抄袭者已经死了),乃诡托诸其父祖的“家传”——正因为这种说法比较盛行,所以,范长生才要花大力气修改教材,就是为了统一思想啊。
本来是单纯的对外抗争手段有分歧,好嘛,这下可好,洗地洗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把这一页给翻过去了,年轻一代早就忘了或者不知道了,这么一闹腾,陈年旧账又给翻出来了。
年轻人不知道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老一辈嘴巴严也不会到处乱讲,所以,很快的,大家就把怀疑的目光投放在了幕后操控的最大嫌疑人,范贲身上:你小子家世不一般,这种陈年旧账也就你有可能打探到,但是,估计你老子不会和你说,那就有可能是你在查阅一些一手文献资料的时候知道的(范长生号称博学多能,家中藏书丰厚),所以……这件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