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宋的变迁>142章分工合作
时由智能和尚兼任。

人员一散开,事情干起来就快了,金世明是个老实的娃子,他确实喜欢种地,跟着他一起来的两个学童一个叫罗会,一个叫易中明,两人皆是农家子弟,三四岁被家里抛弃,这三人都是学机械怎么都学不进去,呆在机械厂也甚是尴尬,这下出来了都是鱼入了大海。

三人笑嘻嘻的上了山坡,金世明看着山坡上的芋头苗道:“不瞒二位兄弟,某就是喜欢种地,那劳什子机械制图看着就头痛,每次吴先生一来,某这小心肝就扑腾扑腾直跳。”

罗会憨厚的一笑道:“我也是如此,不如我等也分工,有事大家一起合作,没事各自弄一摊子如何?”

易中明笑道:“如此甚好,某选蔬菜和果树,反正某嘴巴贪吃。”

金世明道:“那某就选这什么芋头、辣椒这些吧。”

罗会嘴巴一瘪:“你们都选好了,那我就只能去种棉花了。”

三人分工妥当,金世明带五十人,易、罗各带了刚招募来的二十个劳力开荒种地去了。

食品厂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尹离还好点,能够干点事,另外两个学童却是老实娃子,一个是陈铮,一个是章立新,平日里不咋吭声,尹离一瞧,这可好了,全赖某家身上了。

他硬着头皮去找了林贵平,赖着林贵平要了些百姓过来先修筑两栋房子,然后对着两个同学道:“你二人多多少少懂些机械吧,那就去找先生问问,那芋头粉条和干汤饼(面条)如何加工,又要打造哪些设备。”

两个老实娃子来到了吴梦处,把来意一说,吴梦笑道:“这个尹离,真是知道推事情,好吧,待某先给你们俩讲讲,芋头粉和干汤饼的做法某年少看过,大致知道流程。”

干汤饼(面条)其实很好做,鸡蛋打散,加水,搅拌均匀,面粉加盐,搅拌均匀,把鸡蛋和水边加边搅拌,搅成絮状。然后反复压,将散着的面团压成均匀的面片,再切成带状。

将切好的面条挂在架子上,自然晾干即可。然而在基隆大部分时候是无法晒干的,只能修筑烘干房,内安放带烟囱的石炭炉烘干面条。

芋头粉稍微复杂些,先削皮后磨碎后,再将破碎的芋头粉放入布滤袋用水不断的冲洗,布袋里的渣滓拿去喂猪,水沉淀一夜后,倒去上面的水,将下面沉淀的芋头粉晒干。

再将晒干的芋头淀粉加水和成面团状,加入明矾继续糅合。

其后架一口大锅,放水烧开,用漏子漏丝到开水锅里,取出晾干便是粉条,同样也可做出粉皮、细粉丝。

讲完粉条和面条的做法后,吴梦从书柜里找出个小册子道:“这便是制作的法子,你二人试着去弄吧,为师其实也只看过,并未做过,多试试就有经验了。明矾大宋到处有的买,食堂里做包子便用这东西,可去拿些做实验。

为师这就安排下趟出海的船只多买些回来,先去找找你们的和尚师父,把水力破碎机搞出来。房子建好了,设备搞完了,这明矾也就回来了,快去弄吧。”

打发走了两个学童,吴梦伸了个懒腰,终于又分出去了一些事情,芋头粉条和面条是为了解决将来南拓时的粮食问题,总不能让南下的厢军们老是吃干粮。

他忽然又想起了罐头的事情,答应了小青总是要弄的,可是这玻璃不能随便烧啊,要是传出去,以后还怎么一百贯一个的卖。

现在台湾是控制着玻璃制品,一年最多烧上一百来个,弄上一两万贯回来,烧多了就不值钱了,他想了想,还是放一阵再说,先去看看造船的工坊如何了。

周良史年后又出海了一趟,带着船队克服了风浪等上棉花屿,装了六船鸟粪石回来,然后留下一艘专门运送鸟粪石,另外五艘继续回大宋运矿和其他杂物。

现在台湾外运的只有轴承和玻璃、水泥,从内陆回运的是铁矿和肉食、布匹,在没有分田之前,这些东西都是按人口配给,完全是贴钱在弄。

台湾的外债已经高达八万多贯,基本是欠丁家七成,盛隆商铺三成。

所以吴梦急着要把大车赶紧上马,好歹多挣些钱回来。

目前海船载货量太少,两年还得维修、清理船底一次,费用不少,而且,每年的七、七八月份都是台风高发期,依靠现在的手段没法预测台风,这两个月都是停航的,看来还得再买两艘三千石的大海船,否则解决不了目前的困境。

吴梦来到造船工坊,工坊内两台水力锯木机在忙活,其他的木匠们都在用锯子手工锯木板,林贵平正好也在,看到吴梦马上走了过来,吴梦笑道:“提举老爷,你也在此巡视啊。”

林贵平笑骂道:“你少揶揄某家,船场的水力锯木机太少,大车做不出来几辆,你还不想法子多弄些出来。”

吴梦真是委屈,现在缺铁啊,那么多的农具要做,一时半会从哪里弄到铁矿,台湾就是这点不好,那铁矿一是贫矿,二是含硫高,以现在的能力还是不要动的好,于是说道:“那如何是好,铁矿运量有限,还得买上几艘大船才好。”

林贵平一蹦三尺高,叫道:“还买船,你还是先把某家卖了吧,现下欠债越来越多,轴承的产量有限,入不敷出。”

吴梦笑道:“一艘三千石的海船也就是区区一两千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怕什么,有了铁矿还怕没有轴承。”

林贵平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果靠这点运量不知道什么时候


状态提示:142章分工合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