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我在大夏开黑店>第534章 狼烟再起

昭阳公主九岁的时候,新设立的农部终于成为和其他六部一样的存在。至此,大夏朝七部并立。

农部尚书是金朴。金朴比金九音的生母还要年长十多岁,九音原本是不想让他再操劳的,她想把钱小康的爹或孙凌菲的爹推出来当这个尚书,这两人能力是够,但官场上的这一套却十分欠缺。

农部新立,朝臣都冷眼看着,恨不得人人上去踩一脚,若是没有个压得住阵脚的领头人,怕是要半途夭折。

没办法,金九音只好请朴叔出山,担任这个农部尚书。

朴叔同意了,他和圣上身边的顺公公年纪相仿,顺公公都还没养老,朴叔觉得他也可以再为姑娘效力几十年。

再说了,这些年他家姑娘体恤,让他颐养天年。他也享受够了,该到朝堂上施展施展拳脚了,省得那帮臣子老觉得皇后娘娘没助力,今儿你提选秀,明儿他说子嗣为重,净给他的姑娘添堵。

他金朴得让他们知道,他们金家是有人的,想要欺负他家姑娘,也得掂量掂量。

金朴走马上任,大臣们压根就没把他当一回事,不就是个长点好看点的小老头吗?从哪个旮旯来的?有什么资格成为一部尚书?

大臣反对、瞧不上农部是一回事,但农部尚书却是实打实的高位,正二品,谁不想争一争?没想到却被不知从哪来的老头给截胡了,他们能服气?

只有一少部分大臣留意到了,新上任的农部尚书是圣上身边的顺公公陪着来的,两个人有说有笑的,难道是旧识?

顺公公是何许人?他历经三朝,陪伴了两任帝王。能被顺公公这样对待,肯定是圣上的授意。可瞧着他们这般相熟,一时倒不拿不准这位金尚书是先帝的人还是圣上的人了。

但不管是谁的人,都打破了他们原本的计划,冷眼旁观可以,落井下石怕是就不能够了。

唯有内务府总管程子骞几个人微笑,金朴啊,哦,他既不是先帝的人,也不是当今圣上的人。他呀,是帝师大人一手教出来的,他应该是皇后娘娘的人。

农部虽然设立了,但凡家里有些背景的,没有人愿意去农部。农部的官员,上至尚书,下至跑腿的小吏,全都需要下地学习耕种。

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们,别说学习种地了,他们连泥土路都没走过。就算是家在乡下的贫寒子弟,他们也多是没干过农活的。

愿意去农部的,多是出身贫寒又没有关系的。有农部对比,连昔日的清水衙门工部都成香棒棒了。

所以农部的官员大多还是金家的那些伙计,金朴用起来也特别顺手。

农部是最特殊的一个衙门,平日衙门里基本找不到人。人呢?去皇庄种地了呗。其他的大臣嘲笑农部的人一个个晒得跟黑炭头似的,可三年后各地的赋税一交上来,户部就先炸了。为什么?因为各地的赋税整整翻了一倍,像江南这样的鱼米之乡,都翻了两倍多呢。

大夏朝的国库从来没有这样富足过!

户部尚书看着数字,巡查着库房,心情特别复杂。

户部是最反对设立农部的,户部管着天下钱粮,你农部凭什么要来分一杯羹?现在------户部尚书觉得脸疼。

就这样农部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就算农部的官署冷冷清清,但明眼人谁也不会再小瞧农部。虽然农部的人天天和脏兮兮的泥巴打交道,但脏兮兮的泥巴能长出粮食。试问谁能不吃粮食?他们能让田里的粮食产量增加两成,甚至三成四成,这么多的粮食得多养活多少百姓?得为国家创造多少赋税?

国富了,民强了,这代表着什么大臣们能不知道吗?

神武八年冬,漠北再起狼烟,草原深处的各部经过十年的励精图治,终于向大夏举起了屠刀,三十万大军南下,妄图灭夏进驻中原。

漠北驻军守将李正阳死守边关,与匈奴激战一个月,终因众寡悬殊丢了城池。

战报传回京城,朝臣震惊,却并不慌乱。现在的大夏已经不是昔日的大夏,粮草充足,国富民强,打得起。

神武帝以最快的速度点兵点将,筹集粮草,只用了三天时间大军就开赴边关。

这个时候金九音并不在宫里,她带着昭阳公主在东陵。她以前做郡主的时候,东陵是她的封地。后来她成了皇后,东陵依然是她的封地。

东陵是一座县城,并不大,但这个地方盛产茶叶,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对好一些。

三年前,金九音就在东陵建了许多学堂,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愿意来学堂上学,就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第一年是识字,第二年起就可以学各种手艺,比如绣花、织布、裁衣、算盘、木工等等,你想学什么都可以自己选择。

东陵的百姓日子虽说过得好一些,但也有许多贫苦人家,能有免费的三餐这样的好事,还真吸引了许多人。有女孩子,还有干不了多少活的老人。

女孩子们第二年多选择了学习绣花织布这样的手艺,金九音也并不介意。东陵适合栽种茶树,也适合栽种桑树,大不了她就在东陵发展蚕桑呗,多建工坊,让小唐帮着改进织布机。只要女子能出来做工挣钱,她的家庭地位就会提升,整个社会就是在进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算是文明先进的现代,男女也并没有真正的平等,更何况是封建王朝呢?金九音无意开展女权运动,更不会鼓吹男女平等,她只希望通过她的努力,让女人能多那么


状态提示:第534章 狼烟再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