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迷之森林——鸟>猕猴桃的快意人生

在《西游记》里悟空推倒人参果树的那一刻,注定又要请人帮忙,自己做到的事情,却摆平不了,惹了一身麻烦不说,还要四处求人,显然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的冲动,不过猴子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即便是如此的顽固的性格,在后来的妖魔鬼怪里越来越强大,有的甚至连自己都打不过,所以悟空的性格也在不断地变得不再那么冲动了,自己的实力再强大也要恰到好处才行。

在快意恩仇的江湖年代,也是因为各种冲动,追杀或者被追杀,又引来恩怨情仇,所以这个江湖变得异常复杂,再有朝廷的加入,显得更加混乱不堪,做到恰到好处只有那么几位世外高人。

而反观这个武侠的世界,固然痛快,大侠的英明只要一听到,就会让人退避三舍,可是却是有点看不清楚自己,最后不是孤独终老,就是被杀死,找不到最本真的自我,故事结局都是经历了生死之后才懂得有个爱你的人,一起平淡生活,隐退深山才是最本真的幸福,也不免让人感叹。

还有《水浒传》也是被逼无奈才上了梁山,落草为寇,然后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获得民心,初愿挺好,可是还是逃不过“名利”二字,最终也都把命留在了追求“名利”的路上,让人可悲。

所以,对于浩浩荡荡的梁山聚义来说,不过是一些胸无大志的浪人罢了,就像陈胜吴广起义,即便是得到了权势地位也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被眼前的财富美人迷惑了双眼,最终农人的起义还是失败的。没有超越眼前的思想雄心,农人始终还是农人,得到一切开始迷失迷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始终还是没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始终还是要臣服于朝廷,虽然也给朝廷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最后才想到招安一计,一听到要做官了,各路英雄都忘乎所以,在功名面前“义”还是让了步,那么所谓的各路英名,也不过是一些名号罢了,如此而已。

再看看深山里圆圆滚滚的猕猴桃,没有任何东西的打扰,成熟了就滚到附近的树叶里,算是生命的终结了,或许也曾被打扰过,只是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其实猕猴桃这样的快意人生也并不需要追逐,天生就是这样。

此刻,在咸阳宫殿里,整合了大批的兵士,接到的圣旨是要找到长生不老药,不管是蓬莱仙山,还是深山老林,只要找到就能升官发财,所以人们充满了信心。

自从秦统一六国以后,随着秦始皇帝的衰老,国力也渐渐由盛转衰,辉煌了一生,最后还是害怕死亡,在那些道士的微言下,得知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倾尽国力寻找,最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终结,成了荒诞不经的事实。

秦朝可以统一六国是做到了恰到好处的运行,而统一后就失去了当初的雄心和危机意识,所以灭亡是必然的。

据说,所有的兵士经过千山万水找到的就是猕猴桃,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历史总是爱开玩笑,也或许是猕猴桃从来没有人见过,所以才被成为“仙药”也有可能,不过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还不如小孩子的随便一句话呢,所以又迷失了,辉煌是你,衰败也是你,如此而已。

猕猴桃觉得还是红心的好吃,不过只要有吃的就好,白心的和红心的都一样,切成小半,放在盘子里,放上一点白砂糖,拿着书开始品评历史,还是挺好的一个自我世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知不觉中倒是有些羡慕,当然是对逃过了被吃的命运的猕猴桃。

在深山里有一棵巨大的猕猴桃树,长着大大小小的猕猴桃,迎风招展很是气派,经常有鸟儿光顾来吃一颗猕猴桃,不过总不能吃完,最后熟透的猕猴桃,掉落在地上就像一颗小的炸弹在地上爆开,算是最完美的人生了,经历了一生的平淡,最后生命总算得到了完美的释放爆炸。

以前总有一个错觉,猕猴桃的毛毛和桃子的毛毛一样会发痒。被桃子的毛毛粘在手上会发痒,而且很难受,严重的会红肿,经历第一次的吃桃子,总算记住了,下次就带着橡胶手套洗了,总算成了特定的意识。

后来第一次接触猕猴桃的时候一看到毛毛就想到桃子,所以当有人给我猕猴桃的时候就神经质的收回了手,当时那人很诧异,不过稍后听了我的解释后就笑了,从那开始我才知道猕猴桃的毛毛和桃子的毛毛是不一样的,如此而已。

在这个虚幻、虚无主义的人生世界里,试图去找到解决的方法,找到人生的出口,可是最终的答案是不能找到的,总要迷失过后才会有可能出现,只能不断地去寻找,这时“恰到好处”的人生,便开始变得很重要。

第一个就是对于自己的定位认识,不过是普通的人,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帮助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很快乐了。

不过有时我也很固执,不管全世界的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都不打乱自己的人生节奏。不过我也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这一点来说感觉自己也不算太固执,也会内心偷偷评测正确与否,不过还是坚持自己,不断往完美的道路靠近,这样才好,因为自己有时候也是错的,他人说的虽然自己不认同,但是还是有可以采取的好的方面。

“恰到好处”的人生个人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最起码能看清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是不


状态提示:猕猴桃的快意人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