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季汉长存>第九十一章 开幕

七月十五,为孟秋之时,主宰秋季的西方白帝乃是刑杀之神,其五行属金,掌攻伐战事,何进选择这时候举办大会也是有意义的。

勇士大会举办的地点是雒阳城西的平乐苑,这里是禁军屯军之所,其中校场极大,去年十月,灵帝曾在此检阅过数万军队。

卯时,天已经蒙蒙亮,内城上西门缓缓打开,如长龙一般的队伍从中踏出,向着平乐苑而去。

令人惊讶的是,天子竟然没有乘坐御辇,而是骑马而行,骇的百官紧紧相随,生怕刘辩从马上栽了下来。

这却是得到了何太后的首肯:“检阅天下豪杰,天子自要有天下第一英杰之姿,焉能蜷于御辇之中?”

两位至尊铁了心要这样,百官也不愿为了这种小事而闹得君臣反目,只能选了最温和的御马,并让几名矫健的卫士簇在御马旁边以策万全。

策马“奔腾”的刘辩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虽然心扑通扑通的跳,但是看着百官忧心忡忡的样子,他莫名的感到开心。

开心就要与人分享,刘辩开始小心翼翼的环视四周,同时绷紧身体,以防坠马。

在公卿队伍的中前方,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戴三梁冠、配紫绶的背影,他相信自己不会认错,因为他对百官的背影都陌生无比,却无比的熟悉那个背影。

对他,刘辩有一种既怨又亲,既亲又忌的感觉。怨其逼死张让等人,亲其深夜入山救驾、倾力传道受业,却又忌其与何进走的太近。

但比起对百官满满的忌惮,在十常侍覆灭,宦官十存一二的情况下,这个人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了。

也因为如此,不想破灭希望,不想看到他彻底站在何进一方,刘辩选择了默许袁氏放其出京,也帮助何进为他争取到了赵国这样一个离京城近的郡国。

赵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郡国,其精华近半集中在国都邯郸,身为邯郸令,只要他韬光养晦,黑山贼断不会做出攻城之举。

赵国虽为小国,邯郸却是位居冀州前列的坚城大县,贼寇势大兵多,却攻城乏力。张燕的老东家张牛角,就是在攻打钜鹿郡瘿陶县时身亡。只要不惹怒张燕,想来安全是无虞的。

拜刘虞为大司马、进封襄贲侯的诏书已经发出。等到刘虞入京,他会很快的整合朝廷,皆时再召他回京,与他一起中兴汉室。

刘辩是这样想的,他勾画了未来的美好蓝图,满心希冀未来会如他所想,却丝毫没有想过,一切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刘辩努了努嘴,想叫他过来,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救驾之时事急从权,已然惹得公卿不快;若再与一名臣子同骑或并乘,只怕他会被袁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想到这里,刘辩眼珠子一转,侧头对卫士道:“召杨司空到御前来,与其一匹御马,朕要与临晋侯并骑。”

消息很快传递了出去,公卿们闻之面色各异。

袁隗与何进皱皱眉,默然不语。

袁绍轻笑,以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道:“天子之尊,小丑手段,可笑可笑。”

袁术却是嫉妒的面色都扭曲了。

曹操、刘备、李澈、荀攸几人相顾而叹,面色复杂。

不管公卿们作何心理,杨彪作为县侯,又是司空之尊,天子召其并骑也说得过去,没人敢出言反对。当然,说是并骑,杨彪还是自觉的落后了刘辩半个身位。

但这已是极大的殊荣了,很多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最是信赖杨氏,甚至有消息称,天子有意让杨司空代太傅为帝师。

聪明人当然对此不屑一顾,太傅作为辅政大臣,有先帝遗诏为凭,合法执政。虽然东汉太傅按规定没有绑定帝师,但依照古礼,太傅本就是帝师,除非刘辩想要翻脸,否则不可能动摇袁隗的地位。

汉以孝治天下,天子的谥号都要加上“孝”字,如孝灵帝等等,先帝的遗诏,当今天子是很难推翻的。

杨彪恪守臣礼,神情只是略带一点公式化的欣喜,很显然,其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也不主动与天子搭话,只是在刘辩与其说话时,公式化的回复:

“天子圣明。”“陛下明鉴万里。”“臣认为陛下所言有理。”等等。

刘辩很快失去了与其交谈的兴趣,恢复沉默,专心驾驭马匹。

……

旌旗招展,铁甲寒光,兵戈锐利,战阵如林。

虽不比去年灵帝征召四方郡兵的阵势,数千禁军也依然让人望之而惮。

而看着指挥禁军接受检阅的何进,百官才真正明白,当朝第一权臣究竟是谁。

何苗看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禁军,不由得露出渴求的神色。

东汉王朝不似西汉,并没有保持太多的中央军,和平年代,常备编制不过一万两千人。

但这才是大汉最核心的力量,虽只万余,但都是精锐。当朝廷需要讨伐某地叛军,只需派出一部,再加上当地郡兵或附属的异族,即可攻城拔寨。

也只有在黄巾初起之时,朝廷才大肆扩兵,将编制万余的中央军扩充到四万余人。

当黄巾被平定,朝廷养不起这么多精锐甲士,才又进行裁军。

若是算上武备废弛的羽林,京城如今共有两万禁军,若何进能如臂使指的指挥这些部队,董卓弹指可灭。

而天子刘辩正效仿他父亲灵帝,骑马绕阵数圈,检阅这些甲士。也是让禁军们知道,谁才是大汉的至尊。

而当刘辩检阅完毕,登上起好的高坛,参与大会的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开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