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带着红楼到红楼>第三十二章:陪衬

红纱账外,花亭之中,陪伴贾政的是荣国府的三个清客:卜固修,詹光、单聘仁。封建规则,父子不同席,贾宝玉、贾环纵然是男子,但是也没资格和贾政同席的。

而清客在豪门中的作用除了帮着东翁出谋划策之外,最最要的就是陪着东翁散心,消除郁闷,方法当然是阿谀奉承,詹光、单聘仁、卜固修三个在荣国府多年,立刻领会到了提问贾政提问《诗经》的用意,此情此景他们当然要锦上添花一番。

三杯两盏之后,卜固修一拱手,笑道:“有月不可无诗,今夜良辰美景,东翁家学渊博,子孙俱为人中龙凤,二公子更是天赋异禀,何不赋诗一首,以合美景。

当朝的科举虽然不在考诗词,但国人对诗词的喜爱却是深入骨髓的,并且写诗词需要灵气,而从诗歌里蕴藏的灵气的多少可以预测个人的未来。

贾政虽然学文不深,但却是附庸风雅之人,别想通过三人的评论预测下贾宝玉、贾环、贾兰的前途,而且他也知道贾宝玉平素是极擅长词赋的,认识拈须颔首道:“自当如此。”

随即便让书童伴鹤传令给贾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以‘月’为题,各自赋诗一首。

还要做诗……

作为理科生,贾环并不擅长诗词,以的的贾对诗词也是粗砺不通,而因为科考并不考诗词,所以贾环也没把诗词放在心上,教作诗的《声韵》,什么蓝天对白云,暮色对晚霞什么的,更是看都没看!

同时作为理科生,贾环肚子里诗词的存货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唐宋名篇,而《红楼梦》开篇就提到过柳三辫、秦少游、唐伯虎等,这唐宋名篇是不能抄袭的,而了了几篇明后的名篇却要么不应景,要么不合他现在的年龄……

贾环明白一个现代的灵魂作诗很难附和古代的声韵,除非是古文专家,可惜他不是!来到抬来的书案前,拿起毛笔,看着雪白的宣纸,贾环脑里也一片雪白。

而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擅长诗词之人,两人来到书案前,嘀嘀咕咕了一阵子,很快贾宝玉就一挥而就,然后递给了伴鹤。

侧首之际,两人见贾环执笔而立,宣纸上点墨也无,两人禁不住相视微微一笑,黛玉牙尖嘴利惯了,禁不住讽道:“环弟,你这就叫准备好了!你可要快点,不然舅舅打你板子。”神镜小农民

紧接着单聘仁的声音也传了过来:“月前青云社卫若兰卫公子曾有一联,清风催明月,相思云邈汉,此联极佳,传唱一时,但如今相较一下,此联与二公子此联相比,真情上不如,细致生到上更是不如,一个‘生’字真是道进了无中之有,二公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才,以后定当青云直上。”

作清客并不简单,是需要些真才实学和眼光的!而青云诗社和卫若兰的才名,贾政也是耳熟能祥,而且他也是有些鉴赏能力的,也觉的贾宝玉所写要比卫若兰的好些,因此听到卜固修和单聘仁的赞誉后,贾政捋须‘哈哈’笑道:“单兄过奖了。”

……

在伴鹤把递上去之后,贾母、王夫人等人就时刻注意着贾政那边的动静,她们虽然不懂得什么诗词,但听到卜固修、单聘仁的赞美声,以及下一刻贾政的欢笑声,也知道贾宝玉是写的极好的,因此贾母立刻眉花眼笑,亲自叼起两块龙泽鲍鱼放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面前的小碟中,笑道:“我的儿快吃些,做诗什么的最耗脑筋了。”

帐外,听着贾母欢喜,贾政暗暗笑了。当然暗中欢喜的还有黛玉,卜固修等夸奖的两句正是她给贾宝玉润色的。

而贾母话音刚落,贾政已向伴鹤问道:“环哥儿的呢?还没写完。”

看着红纱上朦胧的立影,贾政就知道贾环还没有写完,如此愚钝,如此不应景,贾政不由得皱了皱眉,刚才的一点好感也荡然无存了。

而此时的贾环正在犹豫,犹豫是写还是不写,胡乱的写一首他还是可以的,但对韵不对韵他就不清楚了,而如果写的驴头不对马嘴,后果会怎样……贾环又觉的倒不如不写,写出去了丢人现眼,让贾政丢面子的机率太大。

让贾政丢面子的后果是什么贾环很清楚,贾政教育子女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让下人打一顿板子,或者自己动手打一顿板子,这也是赵姨娘慌张的原因。

而这个时候大煞风景,贾环觉的贾政的板子下的一定会比往常重一些。贾环是不想挨板子的,不想这样自取侮辱,让府内外笑话,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这个他想树立名声的时候!

而要是不写,和乱写比起来,最起码不会让贾政直接丢人,再弄一套说辞说不定就糊弄过去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陪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