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天下安康>第七十二章 形势紧迫

这个时候终于看出杨广的指挥能力和临敌反应能力了。

在杨广登基十几年之后的雁门之围,史书记载“突厥急攻雁门,矢及御前;上大惧,抱赵王杲(杨杲)而泣,目尽肿。”虽然当时情况危机,但身为天子,在人前吓得抱着儿子大哭,也知道杨广面对危机其实毫无反应能力。要知道当年汉高祖刘邦广武涧大战的时候,被项羽冷箭射中胸口,也能舔着脸嘲笑项羽射中他的脚后跟。

杨广性格更像是一个深受宠爱的小孩子,每次都能考第一名,所以他认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但一旦有一天遇到挫折,立刻就被打回原形,心气全无。雁门之围之后,杨广便陷入醉生梦死的境遇,不再想着他的雄途大业,直到被杀。

其实步迦可汗虽然包围了隋军,但突厥人的形势远没有那么好。突厥人这是蛇吞大象,一旦不慎,很有可能被隋军反杀。

若是杨素在军中,只要指挥得当,便也能力挽狂澜,甚至是黄明远跟在杨广身前,也能替他发号施令。

这时候,元寿等人同赴杨广帐中问计。

杨广这时吓得要自杀,还是独孤盛劝道:“今大军主力尚存,还有转机,王爷如何轻贱呢?”

杨广勉强安住心神,又让人将众将引到军中。

看着众人或是惊慌、或是不屑的目光,杨广的心被深深刺痛。但杨广知道,这个时候也只能靠这些人来挽救他的命运。

他安排自己较为信任的周罗睺暂领全军,代替他指挥军队反击。又让一直待在后军的慕容三藏统一指挥中军、后军和辅兵、军资等事务,保障中军的安危。而权武、段文振、吐万绪等人各自率军就地组织反击······

一系列地布置,勉强算是安了众人的心。

周罗睺现在不过是大将军豳州刺史行军总管的职务,无论是资历、威望、官职、爵位跟其他人差得都太多,而且又不是关陇世家贵族出身,杨广选择周罗睺总领全军其实并不是一个稳妥地选择。

但这个时候,危机四伏,杨广也不知道自己能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只能选择最令他亲近的周罗睺了。若是黄明远在的话,高居柱国的黄明远或许更有可能总领大军。

当然,若是现在宇文述不是被阻在前军,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宇文述都是最好的统军人选。

周罗睺为人忠勇任侠,刚毅果敢,这个时候,也没法推迟。

现在突厥人底牌未全出,隋军又是大规模的骑步兵混杂。所以现在最好的方法其实不是贸然突围,而是就地组织抵抗,先稳住自己脚步。否则在对方大规模的骑兵打击下,大军突围的途中,被突厥人截断阵型,突围很有可能变成溃退。草原上,两条腿可是无论如何跑不过四条腿的。

周罗睺先是下令所有的后军、役夫队伍向中军靠拢,围在大军最中间。若是丢了这些粮草,大军一刻也坚持不下去。

然后周罗睺命令各军就地组织列队,以大车将全军围成一个圆形,再用大盾将内外隔开。步兵持矛盾于营内护卫,弓弩手在后策应各部,骑兵则护住步兵两翼,防止对方突入营内,割裂开各部······

各条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下去,经过最初的一番混乱,隋军各部在诸将的指挥下,勉强整理成队形,开始迎战突厥人。

这个时候,步迦可汗又犯了一个错误。

他将隋军主力引到弥娥川后,没有动用手上全部的力量,趁着隋军反应过来之前,一鼓作气打掉隋军的主力。而是企图运用十面埋伏的方式,一点点消耗隋军的实力。

当然,这不是步迦可汗不想直接决战,而是温池一战,也将步迦可汗打出了阴影。他害怕自己若是不能击破隋军,反而让对方破围而出,那这番折腾可就白费了。

无论是自己还是各部族的族长,都是在保存实力,没有人愿意和这些陷入绝境的隋军精锐死磕。所以此战步迦可汗是重围而不在于战。

步迦可汗早就抱着长期围困的目的,只要断了隋军的粮草,再多的虎狼也成了猫狗。要是隋军选择突围,那就更遂了步迦可汗的意。在茫茫大漠上,突厥铁骑有无数种方法将隋军的突围队伍一点点啃食干净。

果然先期发动攻击的突厥部队虽然效果不错,但并没有彻底包围歼灭隋军的前锋,反而面对沉着老辣的宇文述,步封所部损失惨重。

突厥人对隋军的强弓劲弩也有阴影。对胡人来说,再好的指挥,再重要的目标,一旦自身伤亡惨重,这些人也会拔腿就跑。

见隋军就地防御,突厥人在南方和西方预伏的大队主力也竖起大旗,向隋军杀来。四面十几万骑兵,各自打着旗帜,呐喊声盈天,将隋军团团围住。

隋军在山脚下就地扎营,隋军完全靠着前锋军两翼的死战,才赶在突厥大军形成合围之前,将本来已经拉长的主力队伍收拢,将大部分主力终于聚合在一起。

突厥人见急切之间攻不下,只能将隋军围住,再做打算。

而隋军这边,也是势如累卵。

宇文述所率领的前军两万多人,包含了隋军最精锐的主力骑兵,此战后伤亡尽半。而两翼的精锐步兵,硬抗着突厥铁骑的践踏,用血肉之躯拦住了对方前进的道路。战后,隋军最精锐的盾牌手几乎十不存一。

而对于隋军来说,最要命的是缴获的一万多头牛羊在乱军中被突厥军冲散,最后整点队伍时,只剩下十一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形势紧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