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语和娘直接去了安阳县城最大的制衣坊“如意绣坊”,绣坊的老板娘听说了俞氏的来意,把俞氏和阿语请进了雅室。
“如今正是冬春交替,棉衣换春衫的时节,绣坊里生意红火,可惜人手不够,的确有些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着做些绣活,我们也求之不得,只是不知你们的手艺如何,我们如意绣坊是老招牌,在安阳城也算数得上名号的,万一这活做得不够细致,不够精致,客人可是挑剔的很。”老板娘端起茶盏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笑容温和。
俞氏对阮家几位姐儿的女红还是颇为自信的,除了自家的阿语不行,其他几位都算得上手巧,只是不知道老板娘的标准是什么,便道:“若您不放心,可以先给个样让我们试试,如果您觉得满意,再把活交给我们做,别的不敢保证,按时是一定行的,不会误了您的工期。”
老板娘微微点了点头,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回头我让绣坊里的绣娘给你们一些花样子,还有丝绦的式样,你们先做个样品出来,若成的话就最好了,我也不用到处找人,至于工钱,我这个人最是公道的,只要活计好,工钱一定从优。”
谈好了正事,俞氏又挑了块秋香色的缎子,绣娘去包好了,连同花样子一起交给俞氏。
出了如意绣坊,俞氏说:“你回去跟真姐儿她们说清楚,这样一定要做好,不然人家还不能把活交给她们做。”
阿语道:“我刚才在绣坊里转了转,我看她们的手艺还比不上三姐呢!应该不成问题,不过我会跟她们说清楚的。”
俞氏莞尔一笑,扶阿语先上了马车。阮家如今只有一辆马车,早上李叔带三伯母去田里,已经将马车赶走了,俞氏和阿语这是在安文县另租的一辆。阿语心想着,没有马车出行太不方便了,得再弄上一辆才行。
上了马车俞氏又道:“明天你三伯母的地里要插秧,有李叔和铁牛看着,我也放心,不过咱们自己另买的五十亩地,明天也要开始春耕了,本来我是想叫东哥看顾着,可你东哥儿老丈人家又有事,李叔来跟我说,请了庄子里的张五兄弟过来帮忙,那张五我不认得,不知道这人做事可牢靠。”
阿语是认得那张五的,周氏火烧种粮那晚,张五就跟小石头一块撵王三,既是东哥儿安排的必定是东哥儿信得过的人。
“娘,要是您不放心,那明日我过去看看。”阿语自告奋勇道。
俞氏怜爱的楼了楼阿语的肩:“本该我自己去的,可如今娘出门不方便,明日就辛苦你走一趟了。”
“没事,不辛苦,我权当去瞧热闹。”阿语笑道。
俞氏宠溺的刮了阿语一下鼻子:“可不能只看热闹。”
回到家里,阿语把花样子先交给阮思真,让她安排几个姐妹去做,然后去看伯祖母。
伯祖母又在念经,听紫菱说,如今伯祖母只要精神稍微好些就念经,阿语能理解她老人家的想法,如今伯祖母是力不从心,只能念念经,为阮家祈福。
阿语走进去,搬了一张小杌子安安静静的坐在伯祖母身边,耐心的等她把这遍经文念完。
差不多过了一刻钟,冯老太太才合上经文,闭目休息了片刻,才睁开眼看阿语,和声道:“阿语来啦……”
嗓子有些哑。
“来了有一会儿了,看伯祖母念经,没敢打扰。”阿语说着起身去提了炉子上煮的热水,倒了杯茶又掺了些茶壶里的凉茶,端给伯祖母:“伯祖母,先喝口水。”
冯老太太笑道:“还是你仔细。”
阿语浅浅一笑,看着伯祖母喝了茶,又将茶杯接了放好。看伯祖母捏了捏肩膀,好像是肩膀不适,阿语便坐到伯祖母身后,给她揉捏。
“伯祖母,这力道如何?要不要重一些?”
冯老太太笑笑:“这样就很好。”
“哎!我那个老妯娌就没这个福分,明明是这么乖巧聪慧的一个孙女……”冯老太太叹了口气。
阿语笑道:“那是伯祖母心里疼着阿语,才会夸赞阿语。”
冯老太太笑道:“打从你清醒过来,第一次来给我请安,我就是这么觉得,你呀就跟你爹小时候一个样。”
“我爹小时候很顽皮吗?”阿语笑问道。
“淘,可淘气了,孩子王一个,连你三伯父都被他撺掇着上树掏鸟窝,没少叫人操心,不过,你爹的功课一直是最好的。”冯老太太悠悠说道。
“那我祖母疼我爹吗?”这个问题在阿语心中存了很久,如果崔老太婆是疼爹的,怎么可能对她和娘这样呢?
冯老太太沉默了片刻,说:“哪有做父母的不疼自己的孩子。”
这话回答的模棱两可。
“阿语啊!你祖父去的早,你祖母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也不容易,没少吃苦,性子难免要强了些,这些事,没经过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冯老太太顿了顿又道。
伯祖母的言下之意,阿语明白,念着崔老太婆的不容易,不要跟她计较,可是,崔老太婆实在太过分了。
“嗯!我娘也很不容易,按说我祖母更能体会我娘的苦处才是。”阿语不紧不慢的说着。
冯老太太哈哈一笑,拉了阿语的手,让她坐到对面来,笑微微的说:“知道你祖母最在意的是什么吗?”
阿语当然知道,四伯呗!瑞哥儿呗!不过伯祖母既然这样问她,好像是要提点她什么,便摇了摇头。
“你可不许告诉别人是伯祖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