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大喜怒无常,气场比起很多男人都要强大得多,待在她的身边,是真的提心吊胆的。
张美人深吸一口气,缓和内心的情绪,背着手,说道,“刘老师对于心理教育方面很擅长,我想了解多些,你继续说。”
刘老师暗暗抹了一把汗,点头又道,“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张美人还是第一次这么耐心的听从一个手下的观点和言论。
她忽然很好奇一个问题,“刘老师,你觉得这个世界坏人和好人,出生是注定的吗?如果一个坏人,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就如刘老师刚才所说,父母教育得很好,那么他还会做坏事吗?”
她虽然培养这些孩子,但是,她从来没有强迫和虐待她们,她只是给她们重生的机会,她虽然不是什么大好人,但也算不上坏人。从来没有伤害过无辜,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惨绝人寰的事。
相反,她给各大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开了最大的保镖公司,让她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技能、
她自认自己是有良心的,只是对她们苛刻了些,苛刻也是为了让她们成才。
刘老师专业的分析道,“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坏的,但是性格的形成是很复杂的,但是凡事也是没有绝对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过去我们研究了很多杀人犯,也有不少是在一个好的环境下成长的……总之,就是因人而异吧。”
“是不是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张美人迷惘的问道,遥望着远方,即使恨,可她也经不住好奇,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长什么样?
刘老师和她一同遥望过去,叹气道,“这个大多数可能是的,但是有时候一句伤人的话语,无意的说出来,父母不得知,却对孩子造成了天大的影响,在不知不觉间,让孩子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具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尤其是男性,若有这种困难,他会在与异xìng_jiāo流时因无话而僵持、因不知说什么而显得为人无味,因不知怎样让人开心而自身紧张,尤其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会更加焦虑……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人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
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或她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他(她)的亲人唠叨。
相反,当我们发现孩子到了4、5岁见陌生人时,不爱张嘴,不爱叫人的孩子往往是他在3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的人,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
总结: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抚养人在用照顾表达爱的时候还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她)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
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他(她)并让他(她)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她)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之一:熟悉的声音……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