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极夜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然后歪过去不说话了。
“送什么呢?绿豆,西瓜,冰粉?还是……”李极彩又絮絮叨叨低语了一阵。
李极夜不知怎么的听着听着就睡过去了,蒲扇的清凉微风似乎吹了很久,舒爽无比,安逸。
原来,李极彩在身边真的挺好的,他们是一家人。
第二天一早,李极彩就将李极夜给拎了起来了,说好的要让他跟自己一道去慰问那些菜农,辛苦他们了。
之后李极彩去自己的店铺,李极夜则是回绿云书社。
因为李极夜已经通过了层层的选拔,所以现在在绿云书社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将他奉为座上宾。
而李极彩每日客往迎来,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在这都城里面,尤其是南城区这里,十分的吃得开。
随缘居什么都卖得好,尤其是根据季节时令而做成的菜肴,在一般人的眼里,觉得十分顺应天时,味道很美味。
但是要数招牌的话,还是随时可以调整口味的焖锅才是随缘居的招牌菜。
其他的店铺都仿照不来的,只有眼红的份。
尤其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吃,都让人觉得一身带劲儿,有股子野味在里面。
这是异邦人才能吃到的食物,也是异邦的口味,但是在都城这种大融合的情况下,加上楚国的民风日益开化,所以就变得更加能够接受了。
李极彩也算是捡了便宜,这两年楚国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外来商户做生意的越来越多,这人多嘴杂的口味也变得日益杂了起来。
也有瞧见李极彩做生意发达了之后眼红嫉妒的,时不时的就喜欢在外面污蔑李极彩,传些小道消息,有些不堪入耳。
但是每每李极彩听到了类似这样的话的时候,总是付之一笑,不予置评。
她能够有今天这番的造化,全都仰仗着范老太太的照拂,还有她自己的努力,不是别人只言片语就可以随意抹黑的。
因为是女子,所以对外有些不方便,李极彩招了一户菜农家的儿子,然后让他代替自己在柜台前面接待客人。
店里面有个特殊的习惯,进店之后先到柜台之前点菜,然后领取一个木牌,念到木牌上的数字,客人就自己去取餐。
而李极彩则是自己在后厨帮忙,处理许多事务。
刚开始推行这样的方式的时候,有不少客人觉得很是麻烦,觉得自己既然进店了就是客,理应要受到接待,怎么可能还要自己动手。
刚开始李极彩也觉得这样不好,但是店里的人手不够,只能委屈客人自己动手,而且如果点的菜品有什么问题在柜台可以直接进行退换,加上价格又定的便宜,多是一些汉子过来吃饭,都是管够管饱的,加上味道十分好,所以李极彩这生意也就能够做得下来了。
后来她更是制定了单人餐和双人餐还有四人到六人餐还有八人餐。
一般单人餐来的比较多,偶尔有什么大桌的话都会放在楼上的包厢里,楼上一半用来做仓库,一办半就用来作为特殊的包间。
通常是给那些贵客用的,就是不想堂食被人家瞧见。可是一般李极彩做的生意都是做那些速食的,快、管饱、好吃!后来受众群体多了,才慢慢的有所改变。
有的精细有的粗糙,有的经济有的昂贵。
李极彩一直在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做出积极的调整,不像有些店外面只卖那一个菜谱,四季不变。
这也是为什么李极彩的店可以源源不断的散发着活力的原因。
这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还有结合他在现代打工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
许多人尤其喜爱那一排长桌,长桌都是一人餐的地方,配合一碗茶,配合一餐饭,吃饱喝足,说走就走了。
之前在柜台的时候账结了,走了也不用担心被人叫住说没付钱。
该有的价格柜台那里大木牌子都写上了,一个是经济实惠快餐,一个是细嚼细咽慢餐。
有些捉襟见肘的人自然不好意思点慢餐,但是就算他点了快餐也没有人会催他,还可以加饭加汤。
刚开始的时候是很不赚钱的,李极彩想着就是薄利多销,然后先把招牌做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来。
当然其中也不乏什么投机取巧的,甚至是故意找茬的,还有别的同行过来捣乱的,遇到的艰难困苦数不胜数,不过还好最后挺过来了。
李极彩觉得她这小三年的奋斗都可以写成一部个人成长史了。
从先前的流浪汉,变成现在日进斗金的随缘居的老板,她的弟弟是即将成为今年的新科状元的大热人选。
楚国没有规定商贾之家的人不能从仕,所以对于李极夜他们没有太多的限制,即便他们的出身是个流浪汉,这一点给了李家姐弟倆莫大的安慰。
可是,挂在李极彩心上久久不放的,不仅仅是范老太太的事情,还有祁府那个人的事情。
三年来,李极彩一直都想再见到那个人一面 ,向他表示自己的感谢。
感激他在自己那么狼狈的时候向自己伸出了手,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也始终找不到机会。
祁府后来再也没有办过生辰宴会,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听闻祁家仍然受到陛下的眷顾,还是朝堂上的宠臣。若是家中没有变故的话,又怎么会不办了呢?
大户人家的事,哪能是她这样的小民能够够得着的呢?他跟她之间的距离就好像隔了银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