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鲜”现在已经从掏宝网的首页消失,沦为了“当地生活”里的一个子频道,公司的规模,也迅速从当初杭城和上海的近一万人,萎缩到每个地方,各一百多人的地步。
据说,他们现在,已经是连车间里分拣的流水线都不用开,每天还有的那一些订单,只需要人工简单的分拣,就可以完成。
两个城市里“每日鲜”的保鲜柜数量越来越少,马路上“每日鲜”的冷链车几乎绝迹。
杭城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小区居民,现在走进电梯,“宅鲜送”的两个广告牌还在,分公司经理,已经介绍到了他们山东分公司的总经理刘得华,一个看上去很清秀的小伙子,大家首先都是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刘得华,哈哈。
员工介绍那块,介绍的是山东寿光办事处的经理宋雪娇,也就是张向北和小武去寿光的时候,吃东郭全猪时碰到的那位女服务员。
“每日鲜”“来得早不如来得好”的广告,已经悄悄地从电梯里消失,看样子掏宝是觉得不值得再为它花钱了。
整个“每日鲜”已经被放逐了,到了自生自灭的地步,之所以没有彻底关停,是因为公司哪怕再悄无声息,只要开在那里,总是还有一些客户存在,最关键的是这几百个人,他们也还需要留着。
这是掏宝网自己的嫡系,一旦他们收购“宅鲜送”成功,还需要把这些人,掺沙子一样地掺进“宅鲜送”,不能完全保留“宅鲜送”的原班人马不动。
如果成建制地保留“宅鲜送”的原班人马不动,他们就会很被动,两家公司的基因和价值观,都太不相同,掏宝网收购“宅鲜送”,只能是“宅鲜送”迁就掏宝,成为大掏宝的一部分,而不是掏宝成为“宅鲜送”的一部分,这不可能。
这几百个人,相当于掏宝的“干部团”,一旦收购成功,他们就肩负着去改造“宅鲜送”的任务。
春节过完,掏宝网有意收购“宅鲜送”,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开传播的消息,而不是秘密,小芳和刘芸知道,这肯定是掏宝这边放出去的消息,这样的放消息,一是可以事先阻止潜在的竞争对手,告诉大家,我已经准备动手了,你们想来,自己掂量掂量。
二是可以在给这场收购案预热,让它变得大众瞩目,互联网经济,只要能博到的眼球,都可以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益。
果然,在传出掏宝网有意收购“宅鲜送”的消息之后,掏宝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就开始摆脱一年多之前,因为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售假,而造成的股价低迷,开始节节攀升,大家都知道这项收购对掏宝的重大意义。
只要收购完成,掏宝也就一跃而升为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生鲜配送平台,同时,掏宝的中国第一电子商务平台,就会变得不可撼动,拼多多、京东等等,只能一直望其项背。
研究过“宅鲜送”的专家和学者都知道,“宅鲜送”是一家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公司,那就是它不是一家完全的轻资产公司,他在全国各地有自己直属的农场和供应基地,是一家真正可以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
这也是当时“每日鲜”和它竞争,最后会落败的一大原因。
与此同时,他不光是有生鲜配送这一块,他的点对点的入门广告业务,以后的发展也将很惊人,全国几千万的“宅鲜送”客户,都被动成为了他们的广告受众,可以说,他们拥有了最优质的渠道资源。
对掏宝网来说,“宅鲜送”还拥有一项他们目前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生鲜配送的队伍,很容易就可以和掏宝直送的业务打通,实现集团内渠道共享,这样,原来掏宝和京东相比,最让人诟病的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的毛病,会被彻底改观。
从哪一个角度看,掏宝收购“宅鲜送”,都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可以做到真正的强强联合,这会改变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生态,也怪不得资本市场会闻风而动。
已经有媒体在给“宅鲜送”做估值,在算掏宝如果真的要启动收购程序,将花多少钱,最后,不止一家媒体给出的估值是一千五百亿人民币,大家认为低于这个价格就不可能,这也是已经传出来的,掏宝将收购饿了吗九十到一百亿美元的两倍。
无论从现有的规模和盈利能力,还是后期的发展,大家也都认为,“宅鲜送”的估值是饿了吗的两倍,这个估值是靠谱的。
只要收购完成,这肯定会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桩收购案。
差不多和掏宝准备收购“宅鲜送”的消息同步传出来的,学长那边也传出说是“宅鲜送”将要开始a轮,学长他们和另外的几家风投公司,都将入股“宅鲜送”的消息。
这个消息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学长后来也确实和小芳刘芸在上海见过面,探讨过这个问题,包括一千五百亿的估值,他也认可,他和小芳刘芸说,没问题,他可以领投。
两个消息差不多同时传出来,这让郑慧红有些担心,她来找小芳找了两次,小芳向她保证,接洽确实是有接洽,不光光是他们,来和我们谈“宅鲜送”的,每个月总会碰到一些,我们又不可能关起门来的,但a轮的事现在还是空穴来风。
“那这个消息怎么会出来的?”郑慧红问。
“可能是记者捕风捉影,自己的推测吧,想想他现在已经是‘饮食男女’的股东了,再入股‘宅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