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恐怖悬疑>硬科技巨头>第41章 辉煌科技进入

欧美工程师绝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很多都过了60岁,并没有出现国内宣传的所谓创新力量低下的问题,全球90的科技成果都是由这些国内宣传没创新力量的人创造出来。

第二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外国工程师们一个个都很快乐,周末双休,下班时间一到人全跑光,因为他们要回家享受生活,手机关机,邮件不回。

他们有很多个人的年假,很多工程师每年出国度假,甚至还有工程师停薪留职半年绕地球跑。

国内的人似乎比较着急,容易把小事看大,国外的人则似乎比较心定气闲,游戏的心态多一些。

举个例子,国外把奥运称为游戏而已,是让老百姓开心的地方,到了中国就会倾举国之力,提到很高的高度,后来连教育都是开办特长班,这个有意义吗?为了前途的专业运动员能够代表国民素质?

工作本就是一个饭碗而已,在国内经常能听到诸如事业,成功,人身价值等等大的词汇,很多人说加班是为了奋斗,可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奋斗不是这么干的,学习知识提升自身水平,促进文明发展才是真正的奋斗。

国内的人爱想大事,爱做大事,可能和从小的教育有关,比如“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等等,作为少年励志,一点没错。人有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宣传过分到了极端不见得是好事。

按此推理,我们是不是要说不想当老板的就不是好员工了呢?不想当主席的就不是好官员?

中国习惯,看门是下等工作,但是国外门房大爷整天乐呵呵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清洁工也是下等工作吧,但是国外清洁工擦桌子时没有一点低人一等的样子,反而都会尊重他们,这是对劳动的尊重。

为什么我们觉得公务员是一个高大上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实际上公务员的工作仅仅是服务于社会,而其它的正当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

任何服务于社会的职业都是伟大的,都是为了社会服务,没有高低的区别,有这种思想只能说是封建思想没有清理完成,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

就如同印度人的种姓制度,他们自己觉得没问题,因为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可是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也一样,总是认为当官的是高等人。

人,看不清的往往是自己。

工程师往往有比较多的书生气,自我中心心高气傲,是不太好管的。

而中国近三十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又有些矫枉过正,很多人把丛林法则当成了适用于一切领域的真理,但是对于工程师这个特殊的群体,简单地用丛林法则来管理就是最大的失败。

工程师是什么呢?可能有人说工程师不是科学家,只有那些研究高大上理论的人才是科学家,其实是错误的,从事对未知问题研究的人都是科学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影响世界的发明,比如前面的那个观察神经纤维萃取物的无聊医生,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没有他也不会有液晶显示技术的出现,或者要晚很多年。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医生怎么是科学家呢?实际上。只要是他进行科学研究就是科学家,没有人规定必须是研究所的才是科学家。

国外对工程师的管理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也有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在工程师的入职上,就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欧美已经普遍富裕,只要有份工作,哪怕是最低工资也能买房买车。

就算是失业,只要提供失业证明,也可以获得接近一年的失业保险金。

同时欧美有非常强烈的民权意识,从国王到平民,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工作也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自己喜欢,就是好工作。

在这样的理念下,如果不是因为对工程师工作的兴趣,实在是没有必要去做工程师的工作,而那些最终选择从事工程师工作的,则基本上是那些从小就喜欢把玩具大卸八块的人。

反过来,那些愿意从事工程师工作的,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当得了工程师的,这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丛林法则是有用的。

欧美对新入职的人有比较长的试用期,少则半年,多的据说有3年的,如果工程师本身不是很过硬,就会经常陷入失业求职的循环中。几个循环下来,其中的很多人就退出工程师的行列了。

不能说他们被淘汰,实在是因为有太多的路可走。如果在工程师这条路上走得辛苦,说明自己并不适合做工程师,也就没必要委曲自己在这条路上硬走下去了。

而那些适合做工程师的人,大多数人最终会获得一份无期限和约,这是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地方。

可是试用期在中国就变了味道,成了奸商压榨工资的工具。

终身职位不是我们国家铁饭碗这么回事,如果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应该是:这份工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如果能满足2个条件,第一,工程师是按规矩认真工作的,第二,公司没有灾难性的变化。

实际上,这二个条件是肯定能满足的,能得到”终身”职位的都是经过大浪掏沙的精品,对工程师的规矩肯定是了如指掌,而对于这些精品,公司肯定也是当宝贝。

欧美就业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那些最适合做工程


状态提示:第41章 辉煌科技进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