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441章天家觉悟
,这笔钱不是拿不出来,按照复隆皇帝的设想,就算是再超支个百八十万两的,也不算很过分。

最关键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儿。

先皇和先皇后的葬礼,身为嫡血子孙的皇帝和长平公主,还有永王和昭仁公主,那是一定要去的,而且必须出席,安宁公主也必须得去。

他们要是不去,葬礼还有什么意义?

去北京参加葬礼确实很简单,那葬礼以后呢?

葬礼结束之后?皇帝还回来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北京才是大明朝的都城,这金陵宁城不过是临时的驻跸之地,按照常理就不应该回来,而是应该把整个朝廷全都搬回去。

既然国都已经光复,朝廷还不应该搬回去吗?

但是,从长江以北算起,一直到长城一线,全都是他张启阳的实际控制范围。

若是过去了,会不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呢?

就算张启阳对大明朝的忠诚之心天日可鉴,也不能把皇室的安稳和朝廷的安危系于个人忠诚之上,那太危险了。

不去肯定不行,去了就更不行,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

在这之前,复隆皇帝还奢想着可以一点一点的消除张启阳的影响,收回他手中的权利,但是随着故都北京的光复,大行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葬礼必须尽快举行,让复隆皇帝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准备和保障的情况下提前面对这个问题。

“不去是不行的,若是不去,何以对天下百姓?何以对幽幽众口?”安宁公主说道:“去,是肯定要去的,但也不能就这么直接过去。”

“我这有个方略,皇帝可以参详参详。”安宁公主说道:“先找个借口,把张启阳调回来,先看看他敢不敢回来,看看他怎么回来。”

葬礼的事情肯定拖不了几天,必须直接面对。

若是皇帝真的就这么过去了,到了张启阳的控制范围之内,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谁也说不准,但却可以先试探一下。

随随便便找个借口,把张启阳调回来。

张启阳和皇帝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已经极其微妙了,他张启阳不可能察觉不到,只不过现在的张启阳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牢牢的利用一个“孝”字,把复隆皇帝给死死的拴住了。

去北京参加葬礼,那是肯定要去的,但却必须探明张启阳的态度。

在这种微妙的局势之下,若是他张启阳敢回来,就足以说明他的忠诚,朝廷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部署和防范准备工作。

若是他也随随便便的找个借口不回来,而是等着皇帝和朝廷过去,那就和说明问题了,而且问题很大。

若是张启阳真的不敢回来,朝廷有的是办法对付他,最起码还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把舆论压力转移到他的身上。

若是他回来了呢?

张启阳真的回来了,朝廷又应该怎么办?

削除他的兵权?

那等于是公然和张启阳撕破了脸,到时候无论有没有张启阳这个人,必然会面临刀兵血火,甚至很有可能直接引发南北分裂的局面。

和整个毅勇军体系进行最直接的对抗,江南朝廷的实力真的堪忧哇!

“君臣名分才是最要紧的,只要这个名分还在,陛下就始终占据上风。现如今的勇毅公,只能抚。”安宁公主说道。

抚?

还怎么抚?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继续抚下去的话,只会让张启阳越来越强大。

现在的张启阳早已有了伟大不掉的架势,再做进一步的安抚,到时候这江山到底是姓张还是姓朱就这的说不清楚了。

“我说的这个抚字,行的是长久之计,穷二十年之功方显成效。”安宁公主盯着复隆皇帝的双眼说道:“我早就想到了一个长治久安的法子,只是以前不到时候,现在应该拿出来用了。”

听了安宁公主说出的一番话之后,复隆皇帝惊的目瞪口呆:“这……真的需要这样么?”

“身为天家人物,就应有这样的觉悟。”安宁公主神色淡然的说道:“甲申年,李闯犯京之计,父皇大行之前曾经对我说起过这句话,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状态提示:第441章天家觉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