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425章:送死
一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老兵,他甚至对眼前的大战持一种相当无所谓的态度:“铜墙铁壁,他吴三桂也敢冲阵?真是蠢的可以,冲的越猛就会死的越快。”

因为有了沙坡口一战的经验,即便是面对数倍的关宁军,老独眼却毫不在意,反而不住的摇着头:“都说关宁铁骑天下无敌,我看也就那么回事儿。说什么世之名将,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啊!”

在老独眼和“酉”字营的士兵们的心目当中,所谓的关宁铁骑完全就是一群不知道死活的蠢货。

甲胄再也怎么精良,还能抵得住火炮的轰击不成?

密集的排枪面前,悍不畏死的精兵猛将与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分别,结局都是一个“死”字。

乌泱泱呐喊着冲击学生们的阵地,一阵排枪就倒下去一片,还不要命的往前冲,这是在打仗?根本就是送死嘛!

都说吴三桂是能征善战的世之名将,却为何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破?

吴三桂真有那么傻吗?当然不是。

对于吴三桂本人而言,他的战术安排没有任何缺陷,在最短的时间内集合起所有的优势兵力猛冲对方的薄弱环节,无论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而且他必须这么做。

真正的区别就在于老独眼他们深信学生们的阵地坚不可摧,无论冲上来多少人都不够是送死而已。

同样,吴三桂也深信他的关宁军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一定可以冲破敌人的阵地。

在同一场战斗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看法,就是因为敌我双方对于战斗本身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

作为冷兵器时代的劲旅之一,无论是吴三桂本人还是关宁军,都固执的坚持着原本的思维方式,对于战争完全就是传统的理解方式。

在崭新的战斗模式出现之时,他们还不能适应甚至不能理解。

他们依旧以为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和士兵的勇武剽悍就能取得胜利。

这当然没有错,只是过时了而已。

火器的使用不仅仅只是武器的更迭,更多还是对战斗方式的一种颠覆,对于杀伤概念的重新定义。

但是,吴三桂和他的手下还没有完成这种转变,甚至没有意识到战争早已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将眼前的敌人当做是和自己一样的对手,这是一个执行的错误。

“王爷,冲不动了!”王辅臣的头盔早已不知丢在了什么地方,举着一把没有鞘的刀,用带着哭腔的语气说道:“是真的冲不动了!”

连续两次冲锋,都被打了回来,损失了千把号人,是真的把王辅臣打的心寒了。

但吴三桂却不为所动,他依旧面色如铁:“两军阵前,后退者斩。”

铁一般的战场纪律面前,王辅臣只能咬紧牙关,好似发狠一般的大吼着:“得令!”

“夏国相。”

“末将在。”

“率你的人马顶在王辅臣后面,我亲自为你督阵,若是不能在天黑之前杀过去,提头来见。”

“是。”

“马宝。”

“末将在。”

“你部从侧翼迂回,包抄上去。”

“是!”

吴三桂不停的调兵遣将重新部署,很快就做好了再一次冲击的准备。

冲锋陷阵浴血厮杀,这不正是关宁军最熟悉的战斗方式么?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不变的真理。

虽然毅勇军真的很强,但关宁军从来都不弱,对此吴三桂绝不怀疑。

关宁军不是没有打过艰难的硬仗,当初在一片石,在潼关,都打的异常惨烈,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他觉得,这次一定要冲破对手的坚固防线,将这股顽强的守军一口吞下去。

在一片铺天盖地的呐喊声中,远远的看到关宁军又要发起冲锋,老独眼儿用一根干枯的草棍剔着牙花子,毫不在意的说道:“又来送死了,真以为自己个儿有九条命?就算真有九条命,也架不住这么糟践啊。”

p


状态提示:第425章:送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