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猎杀1894>第153章 夜袭莲花镇(上)

入了吉省后,寿山便开口介绍起了沿途的情况。

于寒一行人现在的位置,是后世四平市叶赫镇的区域,现在隶属昌图厅,不过,昌图已经被救国军圈入了东辽省区域。

提起叶赫这个词,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于寒想得更多的,是后世一度霸屏的清宫辫子戏。

这个以太阳为名的部落早已不复当初的荣光,自从被建州女真击败后就一蹶不振,随着时光的流逝,昔日那些跨马持弓、疾掠如风的剽悍骑兵,已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连昔日风光无比的叶赫三城,即东城、西城、珊延城,除了珊延城尚有痕迹外,其它两城连遗址都不好找了。

于寒在两个时空都是第一次踏入这个省区,如果不算空中飘过的话。

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传来,探路的士兵出现在视线中,逐渐放缓马速,在队伍一侧停了下来。

士兵行了个骑兵礼后说道:“报大掌柜、郑镖头!有十几个人冲过来了,距这里一里左右,都是步行,一共两拨;

前面七个在逃,像是佃户,没带任何武器;后有十一个人在追,看样子像富户养的护院打手之类,有两支单发步枪,三支火铳,其余拿着弓箭、马刀、长矛。”

郑镖头指的是这个特种排排长郑永时,大掌柜肯定是于寒了,出省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扮成了商队和镖师。

郑永时看向于寒,于寒说道:“你自己处理。”

“是!”郑永时应了一声后说道:“弟兄们,抄家伙,一班戒备,二班、三班跟我来!”

扮作镖师、趟子手及商队伙计的士兵掀开板车上的油布,取出一支支94-2步枪,子弹都在身上装着,每人五个桥夹共计35颗子弹,还有散装的,共计100发。

一阵咔嗒声后,所有步枪压满了弹药,于寒和寿山也不例外。

留下一个班的士兵与于寒、寿山看守马车,郑永时带着其余二十来人驱马迎了上去。对这些乌合之众,完全没有避让的必要,如果对方不炸刺,怎么都好说,否则就教他们做人了。

一里路对骑兵来说就是几分钟的工夫,这还是没有放开马速的缘故。

郑永时很快就发现了两拨人,前面逃亡的仅剩三个年轻汉子了,步子踉踉跄跄、面泛悲戚绝望之色,追兵距他们也不足三十步,要不是后者存心戏耍,这三人恐怕早被杀或被抓了。

咻——

一支羽箭擦着一人的腿弯掠过,钉在前方的冻土上颤抖不已,那人脚下一软,顿时栽倒在地。

后方追击的是一伙身穿葛布褂子、外套皮坎肩、头戴皮帽的汉子,手中武器五花八门。

为首的是一个额头宽大、颧骨突出、双目狭长、满脸横肉络腮胡的中年人,手持一把猎弓。

“哈哈哈——看你们往哪逃…诶?”

狂笑了两声后,突然辄然而止,只见两列马队手持步枪,虎视眈眈地瞅着他们,几十道冰冷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

络腮胡瞅了瞅自己手上的猎弓,再瞅对方清一色的“快利枪”,果断认了怂:“诸位好汉爷请了!”九棺

“小人常二栓多谢好汉爷!”

这时被救的三人战战兢兢地过来打招呼,每人都惊惧不已,这些人太狠了,十几条人命说杀就杀,但愿不会杀红了眼,顺手把他们也料理了。

于寒摆手道:“都不用多礼,放心吧,我不杀你们。不过,现在还不能放你们走。我要灭了这个昌阿家,你们愿意带路吗?”

听到不能走,三人就急了,听到于寒要灭了昌阿家,先是一喜,随后又发了愁。李五根说道:“好汉爷,昌阿家倒没什么,护院刚才死得差不多了,但他们和梨树县的把总丰禄关系密切,丰禄手下有好几百人,有近一百条火铳;昌阿家还认识一个叫杰里科的老毛子军官,要动了昌阿家,恐怕会有大麻烦。”

于寒问道:“老毛子有多少人?驻扎在哪里?”

李五根说道:“莲花镇里有二十个左右,还有十来个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对了今天刚到,应该是明天早上走,平时住在昌阿家的一个空院里,别的地方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常驻的加上流动的,加起来就是一个排了。结合三人刚才说的,这些人肯定是运送物资以及押送苦力的。

于寒又问道:“莲花镇距梨树县多远?离莲花镇最近的村庄是哪个?”

李五根答道:“莲花镇到梨树县不到三百里路程,但这几天恰好有一百人驻扎在莲花镇,由丰禄亲自带着,都拿着火铳。离莲花镇最近的村子叫榆树村,到镇子外围不到一里路,小人就是榆树村的。”

于寒觉得奇怪,这把总不在县城呆着,跑到几百里外干什么?

李五根看出了于寒的疑惑,解释道:“好汉爷,我听说,是昌阿把丰禄请来的,好像是为了防备老毛子。”

于寒一想,还真有可能,昌阿家里这十几个护院可干不过三十个荷枪实弹的沙俄军人,不看刚才跪得那么干脆吗?他点点头说道:“好,我们先到榆树村落脚。”

这话是对郑永时说的,这时另一个汉子奇怪道:“各位好汉爷,你们不是商队吧?”

于寒嘿嘿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榆树村是个仅有十几户的小村子,人口约一百左右,大多是老弱妇孺,一支三十多人的商队到来,立刻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但看到这帮人各个面露彪悍之色,倒没有人过来打搅。

由李五根几人出面,拿着


状态提示:第153章 夜袭莲花镇(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