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在吕布手里只不过吃了个暗亏,被吕布占了点便宜而已。
还是因为吕布耍了奸计,暗中使诈,所以自己才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吃亏。
而曹操那是实打实的损兵折将,被吕布给打的抱头鼠窜,好不狼狈,最后还被迫退出了河内郡。
因此和曹操的算法完全不同,在袁绍看来,他们三者之间的实力对比应该是这样的。
袁绍约等于吕布,曹操被吕布打得很惨,那么换算下来,曹操会被自己打得很惨。
就这样,袁绍和曹操双方都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相当充沛的信心。
既然有信心,那就开打呗。
曹操已经输过一次,这一次他1点也不想放弃。
所以曹操算是拼了老命,甚至透支兖州的发展,调动了超过十五万大军进入青州,同时还有超过十万大军在兖州待命,随时准备跨越边界,支援中军主力。
而袁绍也同样是有些疯狂,曹操出动了十五万大军,以及十万备用军。
袁绍也不甘示弱,直接分三路,总计十八万大军跨越边界,一举涌入青州。
原本按照既定的轨道,青州可是十分安稳的被袁绍给拿了下来,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只不过由于吕布的横空出世,把整个并州以及河洛地区都给拿下,严重挤压了袁绍和曹操的发展空间。
这才使得他们二人,不得不提前走上了火拼的道路,为了青州即将打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只不过曹操和袁绍都忽略了青州本地势力,在他们看来,青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反抗势力。
连一个统一的势力都没有,一些散兵游勇,怎么可能挡得住自己的大军
他们唯一的对手就是彼此而已。
但偏偏就是这些青州本地势力,对曹操和袁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以北海太守孔融和平原县令刘备为首,以及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势力围拢在他们周围。
竟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钦州本土势力的联盟,开始有意识的引导曹操和袁绍直接爆发冲突,并从中谋利。
说来也可能是依靠孔融极高的声望,以及刘备高超的口才和外交谈判技术。
整个青州散乱的势力,居然被他们串到了一起,彼此有意识的对抗,来自于冀州和兖州的两大军事碾压。
所以青州彻底成了三方势力的博弈场,袁绍和曹操当真是把狗脑子都给打出来了。
他们两个现在已经不能够容许有半点退让,谁要是先退让了半步,那就意味着满盘皆崩。
在这种两大势力互相倾轧的夹缝环境当中,青州本土势力联盟的刘备个孔融,反倒抓住机会,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实力。
不过青州本土联盟就算是手段再高超,再懂得驱虎吞狼,那也始终是一个复杂的联盟,并非铁板一块。
曹操和袁绍怎么打,都始终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根据吕布以及他手底下智囊团的分析,青州之战,没有个一两年是绝对打不完的。
三方势力,没有一方会轻易退缩,不把其中一方给彻底打到崩溃,是绝对不会出现结果的。
之所以说整个关东地区都打成了一锅粥,那么战场当然不仅仅只有青州这一块地方。
还有以刘表和孙坚、袁术、刘鹞四方势力,掺杂其中的三州之地。
这又是一块大乱斗的场所,荆州、扬州和豫州,就是这一次发生大战的主要战场。
其中扬州是重灾区,袁术和刘表都是跨境作战,他们属于主动进攻的一方,孙坚和刘鹞是本土作战。
战场上的形势主要可以划分为一个十字,北边的袁术和南边的孙坚,是坚定的战略同盟。
西边的刘表和东边的刘鹞,那也是战略同盟。
这个战场形势比青州要更加清晰明了一点,但也同时显得更为复杂。
四方势力掺杂其中,彼此敌人在什么方位,那都清晰明确,只要铆着劲打就可以了。
但关键就是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盟友之间又该怎么配合,这就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年关之前,这四方势力还处于紧张对峙的阶段,并没有展开决战。
但到年关之后,庄稼收成了第一波,这四方势力就像是彼此约定好的一般。
由孙坚率先发动攻势,主动发兵进攻刘表。
孙坚一动,袁术自然也紧随其后,直接找上了扬州牧刘鹞。
总之打着打着,这四方势力就彻底成了个轮形阵法,彼此转着圈打。
吕布得到确切情报的时候,可以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本按照他的估计,到了这个阶段,这些诸侯之间应该更加紧要的是一对一的打决战,却不料居然都纷纷打起了大乱斗。
但吕布也乐于坐山观虎斗,没有人来打扰他静静的发展,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战争虽然可以抢夺地盘,但是也同时会消耗人力物力,在资源储备不充沛的时候,和别人开战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决定。
也好在吕布,如今已经算是奠定了一方强大势力的标记,轻易不会有人来主动招惹他,吕布可以舒舒服服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之下,吕布每天除了惯例的分析情报,和了解关东两处战场的大小细节,与自己的智囊团分析几家势力彼此的战略形式之外。
剩下的就是大力发展,既然对外没有战乱,那就全力搞经济。
打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