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回到秦朝做圣人>第6章 关于大秦的争论

咸阳,始皇帝的书房。

经过了之前的例行议事,一众大臣已经各回各家,而始皇帝也是来到了他书房所在的另一座宫殿。相比于议事大殿的威严庄重,此间书房则相对简约舒适。

这除去始皇帝个人喜好外,更多的便是考虑到了实用性。因为始皇帝经常批阅奏章至深夜,也就常常伏案而睡,或是就在书房歇息。因而始皇帝的案几就摆在了他的矮榻上,即是坐席也是睡觉之处。

此时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跪坐在席上,他的对面坐着的便是威震四海的始皇帝。

老人一头霜雪,额头脸颊都布满了深深的褶皱,沟壑纵横的脸膛上更是有着一块块灰褐色的老人斑。老人低垂着脑袋,耷拉着身子,枯瘦的身架挑着一领空荡荡的官袍,身上看不到多少朝气,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

可即便就是这么一副惨不忍睹的老态,大秦上下无人胆敢不尊重这位老人,即便是坐在他对面的始皇帝亦是如此。

老人姓王名绾,乃秦国四朝元老,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以及今日之始皇。历经秦王国与秦帝国两个时代的老人,既能攻城,又能守土,从“五大夫绾”、“上郡守绾”、“御史大夫绾”等一步步升迁最终做到总揽全局的丞相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能臣。

而今,所有的大臣包括李斯、蒙毅、杨端和等人都已退下,唯独留下了王绾一人在书房,显然是始皇帝还有要事和王绾商议。

“不知陛下将老臣留下还有何事要议?”许久之后,还是王绾率先出声相问。

“丞相,你为大秦做事多年,任丞相一位也是过去许多年,很多事情应该是比朕更加清楚吧。”始皇帝并没有看着王绾,他只是一脸感慨的说着话。而王绾也默契的没有接话,因为他知道始皇帝的话还没说完。果然,沉凝了片刻后,始皇帝便接着说道,“直至今日,丞相还是坚持分封一制吗?”

王绾缓缓的抬了头,一身老态的他唯独那双眼眸仍是带着智慧的光芒,并不浑浊。

“陛下,当今之大秦强盛到了极致,却也是危险到了极致。老臣始终秉持吕相所提倡的杂学,为此自然也就是希望陛下能够杂而揉之,施展不一样的分封制。例如在郡县制中可部分实行分封制,如此便可缓解许多矛盾,也是利于我大秦的好举措。而这退一步,其实也是陛下的缓和之步。陛下现今步步为艰,为何不退下这一步,好喘口气以谋更加长远之事呢?”

王绾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可句句却是掷地有声,其内容更是让人惊异。若是有人知晓他说的这么一番话,定然会震撼到极致。大秦这两个地位最是权贵的人,在这安静的书房里说着惊天动地之事。

王绾苦心言语,始皇帝则是陷入了沉默。

“当然,老臣也隐约猜到了陛下思量在何处,可这种功在千秋之事,极有可能是要牺牲当下之利益啊!若是一昧坚持,大秦都不在了,诸多事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啊!”

始皇帝仍是沉默不语。

王绾轻摇着脑袋,重重的叹了口气,“郡县制自然是极好的,可却是最适合当下的大秦,为此,老臣虽说不太同意实行郡县制,但也极力试着去维持建立。既然事已至此,老臣也无话可说,只能再尽最后这番绵薄之力,希望大秦能够永昌万年。”

正如始皇帝方才所言,身为大秦首任丞相的王绾纵览全局,自然很是清楚大秦现在的真实境况。大秦帝国建立之初,对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争论分歧很大,而他王绾支持的是分封制,始皇帝却在后来选择了李斯力荐的郡县制。

其实与其说是李斯力荐,倒不如说是李斯猜出了始皇帝的心思,才会如此极力主张。

一国基本制度的决定影响极大,而始皇帝和丞相王绾在此事的意见不同,也是一件影响好大之事。始皇帝掌乃大秦所有事情的最终决定者,而王绾则是除始皇帝外最有权势之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因为王绾掌握实权处理诸事其在一些地方甚至比始皇帝更有话语权。

当时因为此事,在朝中曾闹出了很大的风波。当然,事情终是在始皇帝果断的手段下平息了。

而今大秦帝国建立已有四年,这四年的丞相之位仍旧是由王绾担任,而他也是不负众望的将他不主张的郡县制毫不余力地推行了下去了。仅是此处,始皇帝对王绾的信任可见一斑。今日始皇帝问王绾郡县制一事并不是怀疑他,而是始皇帝在经历了刚结束的巡狩后,数次的刺杀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郡县制之下的大秦似乎弊端远比他想象的要多。

六国遗民的顽固,复辟势力的强劲,让始皇帝感觉到了一丝丝不安。

“陛下,当下已经没有回头路了。郡县制实行已有四年,也算是初步实行了。此时若是再大刀阔斧的推到重来,大秦将会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只会得到一个更坏的结果。现在能够做的就是把握好时机,对大秦制度在细节上进行修补,再是将挡在大秦面前所有敌人一一铲平。”

“嗯,也只能如此了。南方那边战况如何了?”

“唉,仍是老样子,我方战士死伤惨重,尚未找到一个解决方法。可惜我大秦勇猛将士,不是光明正大死在敌人手下,倒是被一方气候水土给折腾没了。唉!”

始皇帝皱了皱眉头,“北方呢?”

“数月前陛下吩咐暗水房的人去探查过,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似乎


状态提示:第6章 关于大秦的争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