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宜禄立志传>第六十四章 试用

“如果我要是拥立我家刘成做天子,这个怎么样?”

秦谊自然不会荀彧说什么就做什么,等送走了荀彧之后,秦谊也是把法正叫了过来,而法正是知道刘成其实是秦谊儿子的事,这是秦谊亲口告诉他的。

当刘成出生的时候,秦谊还没有迎奉天子,只占据了并州的土地,不是一个非常瞩目的诸侯,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家里多了一个孩子。

如果不是刘成没有交给他姑姑刘灵,而是交给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蔡琰养的话,恐怕这事就真得一点儿破绽都没有了。像是杜婵便因为这件事问过秦谊,想要确认刘成是不是秦谊的种。

当然秦谊也可以说是为了刘成的教育才这样做的,毕竟蔡琰算是这个时代出名的学者,更是历史上开启“函授”这种教学方式的教育家。

至于刘成的宗室身份,想要坐实也很容易,首先他名义上的姑姑刘灵是货真价实的宗室,再就是他名义上的父亲刘丰,也已经彻底失踪。

秦谊曾经派人帮着刘灵寻找自己的亲人,最终查到他的兄长刘丰,以及一个村子里的很多人,因为饥荒逃难,结果遇到一队贼人后失踪,再也没有了其他下落。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就是死掉了。秦谊虚构一下刘丰辗转多地来投奔妹妹,然后生下儿子后去世,也不好追查。

现在大汉的宗正是秦谊任命的刘晔,有他出面再认证一下,刘成的宗室地位基本上就稳了。

可能唯一的软肋就是刘灵这一系其实是西汉宗室的后代,离东汉的皇位继承实在有点儿太远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东汉因为皇帝普遍短命且没有子嗣,有很多权臣们选择天子的事件,这些权臣从来都不是根据亲缘关系来选天子的,而是看自己方不方便控制朝政。

“如果不行篡位之举,而是拥立一位汉室天子的话,想来我们一统天下的行动能够更加顺利一些,日后更可以借助汉室四百年的声望来压服那些反对者,甚至于对日后的乱臣贼子也是一个很大的震慑力!”

拥立汉室天子当然是有好处的,能让秦谊控制的朝廷拥有正统性,在面对各方面的挑战时更加有底气,甚至三兴汉室后万世一系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大汉对中国人的影响实在太深,不只是成了一个民族永恒的名字,甚至于汉朝灭亡了一千年后,还时不时有“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各种各样预言刘氏复兴的谶语,各种各样的刘家人,甚至匈奴刘和沙陀刘也都高举这面大旗,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汉政权。

在这个汉帝国依旧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时候,如果有刘姓人能够三兴汉室,对刘氏政权能有一股神圣性加成,便于长治久安,也便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也正是这些好处,让秦谊对拥立刘成为帝再次产生了兴趣。当日怀上刘成的时候,秦谊之所以给他起个“刘”姓,一方面是为了万一自己争天下失败后身死族灭也能留下点儿香火,另外一方面便是在谋朝篡位压力大时有一个折中方案可以选择。在汉室危机之下,荀彧提出的这个方案,也是和秦谊曾经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自己谋朝篡位可能会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让刘成当皇帝则更有机会换取一个长命的王朝,这也是让秦谊踌躇的所在。

“只是这个样子,恐怕秦氏便是最大的输家!主公的子嗣可能要面临更大的风险!”

只是在这个情况下,原平秦氏便成了最大的失败者,如果秦谊谋朝篡位,他的子嗣便成了大晋皇族,是这个帝国的真正主人。可如果刘成成了皇帝,虽然他骨子里面流着秦谊的血,但却并不会代表秦家的利益,也不用等几十年后,刘成掌权之后便可能对自己这些异姓兄弟进行清洗,甚至于秦谊这个亲爹也会因为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

听完法正的话之后,秦谊还是有些犹疑不决,而看着秦谊在那里一脸的纠结,法正也是忍不住继续说了一句:“如果主公真想拥立刘成,对目前一统天下大业还是有点儿好处的。主公如果随便拥立一个宗室子弟,恐怕很多汉臣心中依旧对主公不是很信任,但如果拥立了和主公有亲戚关系的刘成,他们或许会选择相信主公是真得不想谋朝篡位,而是在用这一份感情来束缚住与天子的关系!反正将来还早,主公目前也得拥立一个宗室子弟,倒不如就拥立刘成,如果日后主公不满意,也可以再换人,或是行禅让之事!”

之前说了一大半天,法正其实没有正面回答秦谊,不过打太极把领导推过来的问题敷衍走,这不是法正的风格,本着为主公解忧的原则,法正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先拥立刘成看看,实在不行以后再换人。

听法正这番话后,秦谊终于忍不住点了一下头,刘成这孩子虽然只有五岁,但是非常聪明,平日里一直叫秦谊姑父,只有在两人独处的时候才喊秦谊大人,他是知道秦谊是自己生父的。

而且拥立一位汉室天子,还有一个法正和荀彧都不知道的好处,就是历史上曹魏因为防范宗室而让宗室大权旁落,最终被司马家谋朝篡位。等司马家上位之后,害怕重蹈曹魏的覆辙而大封宗室,结果宗室争权夺利有引发了八王之乱。

秦谊即便是真做了皇帝,他也只有一个儿子能继承王位,剩下的只能做个王,而因为八王之乱的惨痛教训,秦谊也不准备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试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