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先生的父亲对镜湖先生讲了最后一课:“江湖中的规矩我不太懂,但道理应该都是一致的。若你成了武圣,一定不要想着再去创立一个类似于少林、武当、明教的大门派。成立这样一个大门派,你可以广收门徒,让你的武道传承薪火不断,但相信我,你的武道本意早晚会要让位于门派利益。那时候,你早已经死了,门派利益与你无关,你的武道才是你在人间唯一的传承,你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武道本意为了门派利益而被扭曲。”
镜湖先生的父亲又举了个例子:“印刷术是我们家先祖所创。我们家先祖创印刷术,为的是传播知识、文化、思想。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家的印刷术只为书社利益而存在,不赚钱的书再好也不会被印刷,赚钱的书再差也会被印刷。我们这些后辈仰赖先祖所创的印刷术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可先祖创印刷术的初衷早被我们抛之脑后。先祖若在天有灵,一定是在大骂我们这些不孝的后人。”
父亲授完最后一课,镜湖先生带着钱就上路了。在那个时代,一个人出门在外,带够钱就行了,不用带什么路引。
镜湖先生走遍的大江南北,拜访了每一个江湖门派,在每一个门派都停留了一段时间,学习这个门派的武道,观察这个门派的运行。镜湖先生不仅想要创出一套天下无敌的武道,还想创出一个永不变质的门派。
镜湖先生创出了镜湖神功,创立了镜湖派。镜湖先生成了一代武圣。
镜湖先生能被武林中人公认为武圣,不仅因他武动举世无双,更因他常在武林中主持公道。
当时的武林中人都相信,只要找到镜湖先生,自己的冤屈一定能够得到伸张,武林中坏人一定能被铲除。镜湖先生也从未让找到他的人失望过。
镜湖先生虽设立镜湖派,但并未广收门徒。镜湖派一直只有三人,一个掌门、一个徒弟、一个仆人。
当镜湖先生老了,镜湖先生的徒弟开始在江湖中主持公道,干的也是不错,镜湖先生以为自己的武道可以永远传承下去。
镜湖先生安心地去了,镜湖先生的徒弟成了镜湖派掌门,继承了镜湖先生的衣钵。
镜湖派却迅速地堕落了。
镜湖先生在世的时候,镜湖先生的徒弟在江湖中行走,也是没有敌手。镜湖先生、镜湖先生的徒弟,都以为徒弟已经将镜湖神功学的差不多,故在江湖中也是无人能敌。其实镜湖先生的徒弟只是一般的顶尖高手。镜湖先生未发现自己徒弟的武功真实水平,一方面是因为镜湖先生自己的武功太高,在镜湖先生眼里,什么顶尖高手,什么绝世高手,没什么区别,都是弱鸡一般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为镜湖先生的徒弟虽然真实水平不够,但理论水平很高,辩论起来,从不吃亏。事故,镜湖先生对自己徒弟的水平有了误解。镜湖先生的徒弟没发现自己武功的真实水平,一方面因为他自视甚高,在成了镜湖先生唯一的徒弟之后,更是觉得自己已是天下第二的水平,镜湖先生一死,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江湖中人在他成了镜湖先生的弟子之后,都不再敢与他为敌,即使有个别不长眼的,也都是一般庸手,更加助长了他的自信。
镜湖先生去世之后,江湖先生徒弟的真实水平被拆穿了。镜湖先生的徒弟究其一生,都未能真正练成镜湖神功。后世之中,也再无人能练成镜湖神功。镜湖派虽未断香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也一直都是保持三个人的总数,但每一代镜湖派掌门都止步于顶尖高手的水平。现如今,镜湖派只是一个淡泊名利的小门派。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镜湖先生去世之后,江湖中竟再无盛世。
有人说,这都怪镜湖先生。镜湖先生在江湖中主持公道的几十年里,江湖中人都习惯了有事去求镜湖先生。在此之前,江湖中人遇见事情,没人去求,就靠自己。在镜湖先生去世之后,江湖中人也未能回到凡是靠自己的习惯,他们没有镜湖先生去求,就去求亲朋好友,求一切愿意接受他们请求的人。
我也认为都怪镜湖先生,是他乱管闲事。
罗文平是这一代镜湖派里的那个徒弟。
作为镜湖派的人,无论武功水平如何,仗着镜湖派的历史,以及镜湖派历来只有三人的传统,总是天下闻名。
镜湖派选徒,一直都是只选帅的。罗文平说自己武功江湖第一,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但如果罗文平说自己是江湖第一美男子,估计反对的人不多。
在吕大小姐行走江湖的时候,遇见了罗文平。
两人一见钟情。
因从未与人一见钟情过,并且常听人对我说“对不起,我对那个谁一见钟情,所以我不能接受你”,我曾研究过一见钟情这件事情。
并不像人们常常以为的那样,一见钟情只发生在帅哥美女身上,所有人对所有人都有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经历。只要那个人已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人面前。
罗文平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出现在了合适的人面前。
那时一个夏天,年轻人穿的衣衫都薄,并且内心都有些躁动。
吕大小姐从家里偷偷出来,是想在江湖中遇见浪漫的事情,却只遇见了倒霉的事情。
倒霉的吕大小姐很快就遇见了倒霉透顶的事情,她遇见了劫钱又劫色的劫匪。
吕大小姐绝望的时候,一袭白衣,配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