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涣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李益,字君虞,姑臧,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人。唐宪宗时官至礼部尚书。王之涣,字季陵,晋阳,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人。历文安县尉。畅诸,汝州,就是今天的河南临汝人。历许昌尉。全篇文章翻译过来是说,河中府的三层鹳雀楼,前望中条山,下瞰黄河,唐人在此留诗的很多,而只有李益、王之涣、畅诸的三篇诗最能描绘出登楼的景象情怀。李益诗说: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涣诗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说: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欧阳文忠推挽后学篇的原文为,欧阳文忠好推挽后学。王向少时为三班奉职,干当滁州一镇,时文忠守滁州。有书生为学子不行束修,自往诣之,学子闭门不接。书生讼于向,向判其牒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先生既已自屈,弟子宁不少高?盍二物以收威,岂两辞而造狱!书生不直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公一阅,大称其才,遂为之延誉奖进,成就美名,卒为闻人。王向,字子直,侯官,就是今天的福建闽侯人。嘉佑二年与兄王回同举进士,历官峡石主簿。三班奉职,为低级武阶官名。干当,即勾当公事。勾当为管理之意,南宋人避高宗讳改为干当。一镇,指滁州下属的一个镇,一般为小工商业聚集地点。束修(xiu),是指交学费入学的意思。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此八字为《礼记·曲礼》之文,谓依据礼法,弟子应登师门求教,为师者则不应往弟子家授学。盍二物以收威,此用《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之文。二物,指梗条,也就是楸树条、荆条,古时学塾用以处罚学生。句意谓何不处罚学徒以保持为师的威仪。盍,为何不的合音字。岂两辞而造狱,是指为何要双方各执一词来打官司的意思。全篇文章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欧阳修欧阳文忠公,也就是欧阳修喜欢提携好学的年轻人。王向年轻时以三班奉职的衔名,管理滁州一个镇的公事,当时文忠公为滁州知州。有个教书的儒生因为学生不交学费入学,就亲自到学生家授教,结果学生闭门不接纳。儒生就找王向递状子告这个学生。”


状态提示:第765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