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天宝年间的幞头顶部像两个圆球,该式样在唐天宝三年,就是豆卢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见到。到晚唐时期,巾子造型变直变尖。至于包裹巾子的幞头,唐以前用缯绢,唐代改用黑色薄质罗、纱,并且有专门做幞头用的薄质幞头罗、幞头纱。这种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就是一种帽坯架,它可以决定幞头的造型,开始是平头小样,《旧唐书·舆服志》里曾经谈到唐高祖武德时期流行“平头小样巾”。以后幞头造型不断变化,武则天赐给朝贵臣内高头巾子,又称为武家诸王样。唐中宗赐给百官英王踣,箔,仆倒的样巾,式样高踣而前倾,这种式样与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31年,曾经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子。幞头起初由一块中国民间的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最后形成帽身端庄丰满,展角于动势中扩大视觉空间,使虚实动静结合,于平衡中求变化,脱戴方便,华贵而又活泼的华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历久不变,一直流行到17世纪的明末清初,才被满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濬的《大学衍义补》胡寅注曾经指出,古者宾、祭、丧、燕、戎事,冠各有宜。纱幞既行,诸冠尽废。稽之法象,果何所侧?求之意义,果何所据?幞头从中国民间实用的包头布起步,它的流行,没有法象作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牵强的寓意,而它在中华服饰史中存在的时间竟那么悠长,这对于发掘民族服饰文化演变的规律,是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的。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者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神龙二年,就是公元706年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中有这种形象。唐神龙年间,即公元705年至706年,幞头所垂两脚形状变成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这种幞头脚就是能够翘起的硬脚,称为翘脚幞头。到五代时,翘脚幞头广泛流行,《云麓漫钞》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伪孟蜀,也就是公元934年至960年,后蜀,始以采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至刘汉祖,就是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汉始仕晋为并州衙役,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文中开始把幞头脚改称幞头角,这种两只长角横直平展的幞头,叫作展角幞头,展角并不固定在幞头上,可以随时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