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边的翰林院和弘文院,前者主修经史子集,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决定经义的注释正解,以后修史就靠这些人,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修史,就不知道是多少人向往的,更何况,蔡邕、孔融、祝龟、陆康、荀悦这五个人,都是名闻天下的大儒,有这五个人修史,天下没有几个不服!
可同样的,翰林院直学士空着,刘奇谕令召集天下名士为直学士,从科举中选举贤良之才为翰林院学士,这才是吸引天下人的诱饵,一举就将天下大半士人给笼络到手了!
更别说还有一个弘文院,这群大学士可都是天下的硕儒名士,一个个广开教化,谁人不服,虽说产砸了一个墨家出身的黄承彦,可那位是汉中王心腹,修的是工匠之学,可也没谁胆敢小觑!至于这群直学士,刘奇能说出来的在天下人眼中也是声名赫赫,更何况还有一大批未曾许诺出去的学士和直学士!最重要的是,这可是教化之功!给了天下士人另一条出路,就是你不当官,可只要愿意教化百姓,随时可以授徒,做得好还有清贵的官衔可以拿,最重要的是,这学士的名号,就相当于官方的认证,成为一个人学识是否渊博的凭证,士林中人焉能不从?
郭嘉顿了顿说道,“主公,此事操办起来不难,怕就怕有些人,弄虚作假,让下边不清楚呐!或者有些人徒有虚名,恐为天下误!”
刘奇开口说道,“让志才挑选可靠的人审核,另外,基础教学,本王可以着手编纂,就不需要劳烦那些大儒了,本王也需要搏一些士林名望!另外,让翰林院大学士,召集弘文院大学士,再召集天下奇人异士,根据拼音校正雅音,完成文字归类,将字典编纂出来!而后着手简化文字书写,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这才是正理!”
刘奇平静地说道,“朝中那些清贵官员一个个是吃饱了撑着,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让这两件士林大事,去让他们忙活,告诉志才和文若,现在朝廷需要的是修生养息!”
刘奇顿了顿说道,“近些时日天气有些干燥,虽说南阳没什么,可河北中原爆发蝗灾,天下艰难!本王心有所感,今年九月,汉水恐怕会有大涝,传令下去,让承彦和子敕二人亲自率领得力干将督查,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在黄武指出可以开掘堤坝预防泄洪,避免冲毁良田!南阳、南郡、章陵、南乡四郡乃是本王心腹之地,万不可出了大差错!”
刘奇清楚的记得,在史书上有记载,建安二年春,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而历史上的建安二年,正是现在的建安三年,历史上记载的蝗灾,在刘奇的干预和预防下,蝗灾没有对刘奇治下造成太大的威胁,江淮之间的灾难,却让占领了九江的孙策苦恼不已!可历史上记载的信誓旦旦的汉水溢,刘奇却不得不小心,虽说不知道这洪水有多大,可刘奇清楚,就然能被史书记载在册,就说明,这洪水,小不了!
郭嘉不明所以,可想到大司马府中那位左伯左子邑,或者说是左庆延左积世所说的种种,对于这件事情,郭嘉并未生疑,当下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放心就是,属下会联合贾大人,让手底下的人积极配合黄公和秦子敕,联合司马先生,将汉水从上游到河汉汇聚之处都细细梳理一遍!”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那此事本王就交给你了!要是到时候出了事情,那本王就唯你是问!”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那宗正的事情?”
刘奇平静地说道,“召集三公九卿共议,这宗正必须得立,可怎么立?立何人?这些都是需要尔等共议,不说才学多么出众,可品德一定要敦厚,对经义也不能生疏,风骨也不能差,丢了我大汉颜面!就让要督掌宗室,那最重要的就是尊天地君亲师,信孝悌忠信,明礼义廉耻!”
郭嘉登时听明白了,刘奇的意思很明确,想要当上宗正,那道德上一定要过关,其次要敦厚,说白了就是找个老实人,便于刘奇掌控,或者说找一个亲近刘奇的人担任宗正,对刘奇来说才是好事!若是刘表没出意外,那这宗正之职,毫无意外,就是刘表的,宗室对于刘奇而言,没什么威慑力!
可现在刘表不在,山阳刘氏的长辈,或者说是年长者,没有什么人了,刘奇的同辈也都是年轻人,显然不适合担任宗正之职!所以,现在这宗正之职,没人敢提起来,哪怕要充实,在众人看来,也要等刘表去世的风头过去,可现在被两个家伙提出来了,那朝中公卿就不可能避过去,只能拿出来议论了!
谁想着两个家伙在有心人的撺掇下,竟然想将刘璋推上宗正的位置,朝中老人都清楚,不管事情真假,那刘璋可是有杀兄弑父的恶行,被刘奇囚禁在鹿门山黑白学宫之中,为刘焉守孝!现在这两个人将刘璋推举出来,很明显是有人想要试探刘奇的底线!
说白了,是试探刘奇对朝廷的掌控力度,这试探说起来不算重,可也不算轻,刘奇一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件事背后的弯弯道道,所以刘奇就将这个所谓的大学士计划跑出来,将真正的有才之士收归朝廷任用,剩下那些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就到了被刘奇清洗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