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带着几分平静开口说道,“大司马,请恕下官直言,相对于这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下官还是喜欢大司马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奇叹了一口气说道,“先贤有云,阴阳相济,方为正道,正如有阴则有阳,有昼夜之别,有些事情,总归是要人去做的,总不可能做的十全十美,让天下人都满意,有得必有失,当年武皇帝尽举国之力,征讨匈奴,大胜之后,天下盗贼四起,武皇帝尚且敢下罪己诏。先帝为了我大汉强盛,以卖官鬻爵,方才筹集钱财,为我大汉整顿军伍,桓皇帝更是为了赈济百姓,卖官鬻爵,可朝廷税负被天下官吏层层盘剥,所剩无几,国库空虚,这公卿百官,从根子上都烂了,两位先帝又能靠谁?”
荀彧拱手道,“大司马所言有理,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何况这天下世家豪族家大业大,也是无奈之举,我荀氏族中家小遗族不少,一大家子要养活,族中分出来几个不成器的子弟,开几家铺子,做些营生维持生计,并未违背我大汉律法,一则这些族中子弟经商未曾违背朝廷律法,不曾动用族中人脉以权谋私,二来也按时缴纳税赋,不知侯爷何以言此?”
刘奇毫不客气地笑道,“文若,你族中子弟都放下面子去经商了,那你缘何还在意那些世家子的风评,在处置事情上,畏畏缩缩,身后千载名声,自有后人评判,何须如此在意?”
刘奇的话,确实戳到了荀彧的软肋,荀彧是想往上爬,可大司马刘奇跑给自己的,却是得罪人的活计,朝中公卿百官多多少少与此都有染,自己有时候,确实没办法大展拳脚。
荀彧带着几分无奈拱手道,“荀彧不才,还请大司马教我!”
“乱世当用重典!”刘奇带着几分感慨说道,“文若,让这些世家子去宣扬你的名声,倒不如让你的名声传到百姓耳中去,本侯对世家如此严苛,今日荆州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本侯也未曾朝中那些世家子弟胆敢言说本侯的不是!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先贤大多求仁,于本侯而言,求仁未及取义也!先前律法言明伤人者刑,杀人者死,未尝没有其中三味。何为取义,本侯曾听闻那些绿林侠士劫富济贫,其所为虽不可取,却也得了几分取义的味道。”
“取义?”荀彧琢磨了片刻,脑中还是有几分混乱,开口说道,“还请大司马教我!”
刘奇眯着眼睛说道,“取义,这首先要做的有两点,第一,法不容情,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二,便是公私分明。拿捏好这其中尺度,旁人只会敬你,正人君子无人会诋毁你,倒是要小心那些伪君子了。
本侯与你举个例子,若有人找你徇私,你大可请他吃饭喝酒尽兴,尽私谊,至于公事,那就要公办,若是你身为尚书左丞,尚且不能公私分明,那上行下效,我大汉的官吏,大抵都会如此,其中三味,文若你三思而行。”
荀彧拱手道,“下官受教了,正所谓求仁得仁,有大司马今日之言,看来荀彧日后不仅能且乐生前一杯酒,还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刘奇缓缓说道,“上行下效,所行如何,全在权柄权衡之手,这聆风堂中,相对于听到官场上那些公卿的腌臜事情,本侯倒更愿意听到百姓的心生,若是百姓能安居乐业,本侯心中还有何不安?”